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刘经纬 报道
10月25日,中兴通讯与百度APP、百家号联合举办的“时代的增量”主题沙龙第二期在北京举行,本期主题为“数实融合新视角”。
会上,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数智发展部副总经理赵伟作了题为《数据驱动钢铁流程数字化转型思考》的主旨报告。他表示,要建立数据驱动、技术支撑、流程优化、组织变革的发展体系,打造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加快业务模式和管理体系变革,由业务数字化向数字业务化创新转型,形成数字化企业新生态体系。

图为赵伟

工业大数据助力破解行业共性难题
赵伟认为,基于工业大数据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可以有效地破解一些钢铁行业共性难题,可以科学指导产品研发、制造和质量提升。一是破解钢铁生产全流程“黑箱”。二是可以实现工序界面一体化融合,解决钢铁生产空间距离较长、各类能源损耗高、生产节奏要求快、物流组织困难等问题。三是可以精准协调控制,解决各工序界面融合难、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为钢铁长流程管控奠定基础。四是可以实现智能优化决策,解决管理响应速度慢,管理与生产脱节等问题,实现在线感知、决策支持与优化控制的融合。
具体来说,赵伟详细介绍了鞍山钢铁集团铁钢轧全流程大数据应用实践,包括炼铁大数据平台、智慧炼铁、自动化炼钢、热轧数字孪生、产品成分—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等相关实践课题。另外,在5G应用方面,他介绍,通过中兴通讯提供了5G技术支撑,与相关运营商等企业展开合作,鞍山钢铁集团鲅鱼圈基地已实现5G全连接工厂覆盖,整个平台体系已经建立。
赵伟总结,利用好数据要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数据思维,二是寻找价值场景,三是追求数据质量,四是赋能平台和工具技术支撑,五是数字化人才和能力培养,六是打造企业文化。
最后,赵伟强调了工业大模型的作用。他表示,工业大模型时代的到来,高通量的数据计算能力将给钢铁流程智能化提供更多的场景和机会。让AI模型、算法在工业场景中发挥更大作用,在铁区物料资源平衡、高炉状态分析、铁钢界面平衡、炼钢—精炼—连铸全工序优化与协同、钢轧能效和工序质量优化等多方面均有研发课题和应用需求。“通过工业大模型和机理模型的有机结合,提高各工序的协同能力,充分发挥数据增值的作用,最终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服务精准高效、企业运行效率优化。”赵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