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盛世华诞 奋进钢铁】永卓控股:千帆过尽向卓越

2024-10-07 11:41:0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永卓控股有限公司成立40周年。40年栉风沐雨,这座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轧钢厂,勇敢地向天空伸出梦想的双手,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精神直面多变的市场,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创新求变态度在激烈竞争中突围,在时代的淬炼中成就了一家千亿级现代企业集团的辉煌。
  图为料场大棚。
  党旗引领 扬帆奋进
  回顾永卓控股40年发展史,看见的是一面党旗引领企业勇往直前的永恒主题,是一群先锋与群众并肩破万难的动人景象,是一个信仰造就幸福生活的传奇故事。
  从村办轧钢厂到综合性企业集团,梳理其发展脉络不难发现,永卓控股的壮大,得益于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企业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的科学决策。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那一年,时任永联村党支部书记的吴栋材带领村集体创办了永联轧钢厂。
  1994年,永联村积极贯彻落实中共十四大作出的的决议,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的部署的决议,以轧钢厂为主体,组建了永钢集团。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上下团结一心,筹措10多亿元项目资金,克服不懂技术、农户搬迁、“非典”等挑战,仅用341天就建成了百万吨炼钢项目。
  40年来,企业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以国家发展要求和战略部署为导向,谋划企业发展方向,推动党的思想、理念、战略在企业落地生根。
  事实证明,党组织在永卓控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引领着企业攻克一个个难关,在正确的航向上乘风破浪。
  从2012年起,钢铁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态势,钢材价格下滑,一度卖成“白菜价”。企业未来的路怎么走?
  永卓控股党组织定下了“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的发展战略,成立由众多中高级产品工程师组成的产品研发中心,引进先进装备,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钢帘线主要用在汽车轮胎等橡胶骨架部位,在钢材拉拔成型的过程中容不得一点瑕疵,是生产难度最大的品种。其中,外绕丝单丝ϕ0.15毫米的钢帘线,在行业里属于最细的规格,只有头发丝粗细。这么细的钢丝,即使只有很小的缺陷也会导致断丝,这对原材料的抗拉强度、纯净度、深拉拔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研发新的工艺。永卓控股旗下永钢集团产品研发工程师刘荣带领团队一边重新设计了炼钢连铸工艺、轧制工艺、下游加工工艺,一边调整钢材中金属元素的添加量,保证钢材的质量。最终,该产品成功研发,并成为企业的拳头产品。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永卓控股始终将党组织的创新性活动与生产经营相结合,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生产经营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2023年,永卓控股旗下永钢集团开发ϕ380毫米超大规格热轧圆钢产品时,企业陷入缺少生产辅助工艺系统的困境,面对困难,党员杜龑联合科技人员展开多轮优化和验证,开发设计出ϕ370毫米~ϕ380毫米规格的圆钢孔型系统。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加热工艺控制、过程轧制参数等进行了全方位跟踪监控,根据轧制情况不断调整相应参数。经过4个月的努力,ϕ380毫米超大规格热轧圆钢一次性试轧成功。
  在永卓控股,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围绕市场开拓、质量提升、技术改进、降本增效等难题,企业组建党员先锋队、成立党员攻关小组、设立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带头破题攻坚,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图为永钢线六车间。
  图为水处理车间。
  向绿而行 不辍致远
  永卓控股40年的发展里程碑上,镌刻着钢厂变花园的神奇,书写着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的智慧,记载着企业追绿而行的担当。
  绿树葱茏、喷泉涌动、锦鲤嬉戏……这般和谐自然的景致,呈现在永卓控股旗下永钢集团水处理车间的口袋公园。值得一提的是,锦鲤嬉戏的池水是经工业废水循环处理而来的。
  早在2008年,永钢集团便与同济大学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套先进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2010年,永钢集团又携手河海大学,在行业内率先构建了雨污分流系统,从此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目前,永钢集团拥有两座高效运作的污水处理厂,每天有4万吨污水“再生”,相当于16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9%以上。通过中水循环利用,企业吨钢水耗远优于行业标准,被评为“全国水效领跑者”。
  在永钢集团,这样生动的循环案例还有很多。2018年,企业规划建设了占地375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展钢渣、冶金尘泥、建筑垃圾等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该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认定为全国5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之一。
  写好绿色发展文章,企业的决心还体现在环保上的前瞻视野和坚定投入。
  2014年,永钢集团投资建设了国内最先进,也是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焦烟气净化装置,超前实现了烧结烟气综合脱硫效率达99%以上。
  2018年,永钢集团投资近6亿元建设原辅料大棚,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大约是53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总和。
  2019年,永钢集团购买百余辆新能源重卡,又创新实施了“铁水联运”和“散改集”等策略,清洁运输比例稳定保持在80%以上。
  2022年,永钢集团在省内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永钢集团正致力于光伏发电的推进、自发电比例的提升、碳资产管理的加强、绿色产品的研发以及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路径的探索。
  近年来,永钢集团先后获得了“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2023年,永卓控股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全链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图为智能工厂。
  共建共享 双向“奔富”
  历经40年发展的永卓控股,始终牢记的是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使命,始终不变的是时刻把职工利益放在心头的责任担当,是通过发展工业带动乡村振兴,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员工无小事是永卓控股对待员工的鲜明态度。
  为了让员工提高技能水平,永卓控股每年分层分级开展培训,自2009年起,常态化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围绕岗位设置竞赛项目,为员工学练技能、提高本领建起有效平台。
  为了让员工安居乐居,该企业投资6亿元,建成颐和公寓,2900余名员工及家属“拎包入住”。企业还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年组织员工体检,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为了让员工发展爱好,该企业成立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等组织。该企业还投资建设永联文体馆等场所,为文体爱好者开展活动提供专业场地。
  图为永联文体馆外景。
  回头看,关爱员工的做法都获得了好评。例如,自2016年起,永卓控股每年组织开展职工子女“欢乐假期”活动,帮助职工解决上班期间子女无人照料问题。迄今,该项目已惠及职工家庭3000余户,曾获评首批“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根植于永联村这片土地,永卓控股建厂40年来,历经两次股份制改造,但始终为永联村集体保留了25%的股份。正是这25%的股份,为永联村种下一棵“摇钱树”,每年为村集体分红超亿元。
  不仅如此,自2010年起,永卓控股发起成立永联为民基金会,致力于提高永联区域村民和职工的生活质量。过去13年,企业累计向基金会捐款约3亿元,在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跨越山海,远赴边疆。多年来,永卓控股除了把共同富裕的种子播撒在永联区域,还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投入对口帮扶工作,依托产业、资金、人才等优势,改善新疆、贵州、云南等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携手走向共同富裕。
  2020年9月份,永卓控股积极响应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尔干村签订了“石榴籽帮扶工程”项目协议,从捐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多年来,该企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该企业成立农民合作社,实现果品销售近千万元,人均年增收1.3万元;投资540余万元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出资200余万元兴建文化活动广场,出资近100万元打造“亮化工程”项目等,极大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图为永钢情暖新疆库尔干签约仪式。
  多年来,该企业收获了“中华慈善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等荣誉。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