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通讯员 邵启明
数智化是南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2015年,南钢首次提出“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企业愿景,实施“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战略布局,推动实现“产业智慧化”与“智慧产业化”的双重突破。

图为南钢智慧运营中心。(丁亮 摄)
近年来,南钢积极嫁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华为等单位建立合作,设立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挂帅的数字化管理委员会,先后成立数字应用研究院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金恒AI博士工作站,强化“智改数转网联”战略引领能力。在“数据治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引擎驱动的技术架构下,围绕智慧生产、智慧运营、智慧生态,南钢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生产流程、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商业模式。
目前,南钢已建成专业加工高等级耐磨钢配件的“JIT+C2M”(准时交付、从终端消费者到生产者畅通连接)智能工厂,实现全工序智能协同、全球化定制配送;行业首创GMS(重工制造业供给体系)产业链互联平台,通过系统实时链接上下游企业,共享集成从需求、订单、采购至交付等系统数据,提升产业链整体协同效率与竞争力;在行业率先全面启动数据治理,构建适合大型钢铁企业的数据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数据质量,同时深入研究数据资产化过程。
基于高质量的工业数据,南钢开展冶金行业全场景人工智能应用探索,开发基于物质流、能量流、数据流、价值流的跨工序跨业务领域的工业场景算法,涵盖视觉模型、数据预测类模型以及机理模型等,建设了质量性能预报、废钢智能判级、智能金相检测等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2024年,南钢启动了“人工智能百景千模”3年行动计划,探索冶金行业全场景人工智能应用,与华为开启战略合作,完成一站式人工智能研发训练平台部署,与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江苏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开发行业领先的智能模型应用超过120个。2025年2月份,南钢迅速行动,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工作,着力开展大模型在钢铁产业的应用研究;3月12日,南钢携手华为开启“钢铁大模型百日会战”行动,力求实现12类场景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
当前,南钢“智改数转网联”工作已迈入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和数据资产化将成为未来几年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南钢将着重挖掘并放大“数据要素×”的倍增效应,深入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释放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巨大潜能,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把大模型作为“智改数转网联”的新底座和数字交互新入口,通过“自建算力平台+公共智算中心”的模式,支撑“百景千模”场景落地,以“数据+模型”作为数字化转型新起点,深刻践行南钢“一切数字业务化”的转型路径,推动数据从单纯的资源向业务驱动、资产化管理、产品创新及服务优化方向演进,引领企业在运营决策、员工关怀和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实现质的飞跃。
近年来,南钢先后获得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中国工业大奖、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国家及省市级荣誉120余项。2025年,南钢启动 “钢铁大模型百日会战”,加速AI技术落地,致力于营造深度融合的“数字化+AI”文化,力求实现全业务环节数字化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