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褚召忍 通讯员 况盛阳 时彦 报道
在煤炭行业面临市场波动、绿色转型多重压力的当下,北京首钢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山西翼城首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首旺煤业”)作为一家有着近50年发展历史的煤矿企业,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精准施策的创新智慧,以提效率降成本为核心,成功实施“4+1”(加快推进定岗定员、充分发挥选煤厂效能、加快推进绿电能源建设、杜绝外包外委,推进资源接续)管理创新战略。其主要内涵为:前瞻性地破解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资源难题,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通过智能化建设、创新商业模式使选煤厂产能满负荷运转,在化解销售收入、利润目标与自身煤炭资源不足矛盾的同时,建设配洗煤基地服务集团钢铁主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降本与节能降碳双重效益,合理实施光伏建设,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施科学定岗定员下的轻量化运行,系统性优化管理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企业高质高效运营;克服人员、技术短板,能干尽干,逐步取消外委外包,消除风险、降低费用。
改革后,首旺煤业真正实现了效率变革与高质量发展,为资源型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首旺方案”。

图为首旺煤业全景俯瞰图
改革引领创新,破解陈旧管理模式
近年来,首旺煤业深刻认识到,必须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树立“保生存、求发展”理念,以改革为关键抓手,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才能加大力度推动企业发展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不断提升外部竞争力与效益水平。
首旺煤业虽经营状况一直平稳,但去年年初面临可开采资源不足,洗煤厂、铁路发运站部分产能、厂房屋顶空间资源闲置、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困境。
面对发展中的难题,走出去对标学习是寻求解决方案的更好路径之一。首旺煤业赴国能蒙西煤矿、力量煤业对标学习组织管理、人员配置、成本管控的精髓,带着适配性的问题取经,从井下掘进人机配比到地面洗选岗位整合,从薪酬激励到设备运维责任体系,提炼可移植的管理内核。对标结束后,首旺煤业深刻认识到,固守陈旧管理模式无异于“坐以待毙”。为了走出困境,首旺煤业组织开展了“生存与发展”大讨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谋划了“4+1”目标,通过精准发力、协同推进,构建起一套具有“首旺特色”的管理创新体系。
优化管理结构,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
首旺煤业将管理结构优化作为变革的“先手棋”,以科学定岗定员为核心,推动组织架构“瘦身健体”,实现轻量化高效运营。
定岗定员是优化管理结构的关键抓手。首旺煤业以打造“极简组织、极致效率”为目标,构建科学的定岗定员体系,将“公司-矿井”两级管理压为一级,打破层级壁垒,矿长调为副矿长,财务负责人克服家庭困难坚决服从轮换安排。
为确保改革平稳推进,首旺煤业遵循“先易后难、先管理后工人、先地面后井下、先辅助后一线”的递进策略,圈定生产经营关键人才,以制度保障与发展承诺稳住核心队伍,确保“骨干不流失”。此外,首旺煤业召开不同层级专题会,设立政策咨询中心,邀请人社局专家进行权威解读。为优化后勤管理职能,培养“一专多能”复合人才,首旺煤业以周边煤矿关停的现实为镜,针对性开设了变电、电工、安检等技能培训,组织参观智能化工作面,通过描绘“智能矿山+绿色转型”蓝图,职工更加明确发展方向和自我定位。一系列改革效果显著,如今,首旺煤业实物劳产率比去年提高了42%,原煤成本降低了20.66%。
创新数智化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面对资源开采瓶颈,首旺煤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不可采资源的可采化利用,不仅延长了矿井寿命,更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
为确保矿山建设期间顺利开展工作,首旺煤业通过建立“接续工作面动态调整机制”,利用瓦斯超前抽采和矿井水超前探放,创新锚固、充填工艺,实现了过去不好采、不想采的边角零星资源挖潜。在此基础上,首旺煤业强化矿区整体分析论证,利用技术发展优势拟对早期房柱式开采保留的保安煤柱实施复采,通过逐级论证,层层把关,目前复采项目已获批复(临汾市第一家),为谋划实施新的开采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技术创新是首旺煤业发展的核心支撑。首旺煤业创新应用“长-短锚索交替布置”锚网索支护体系,巷道变形显著减少,锚索施工效率提升20%,工期压缩超20%,为复杂地质维修提供了技术范式。同时,首旺煤业采用“粉煤灰+水泥注浆”充填空隙,结合“高分子注浆固结+工字钢梁背帮”复合支护,破解顶帮锚固失效难题,保障安全高效施工。采用防爆柴油机钢轮/齿轨机车,使首旺煤业成为山西省首家实现地面至采掘工作面“一站式”运输的企业,并成为第二家在矿井应用该设备的企业。今年上半年,首旺煤业完成研发项目7个,申报专利22项,覆盖支护、降尘、智能掘锚等领域,驱动技术升级与安全生产。

图为首旺煤业原煤仓一角
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首旺煤业跳出“靠煤吃煤”的传统思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不仅破解了资源瓶颈,还实现了从“矿井型选煤”向“群矿型选煤”、从“单一生产”向“服务集团”的转型。
从“矿井型”转向“群矿型”,不是靠挖更多自己的煤(资源驱动),而是靠改变盈利模式。首旺煤业利用自身闲置的洗选加工能力(资产)实现产品多元化,建立混配煤生产基地与集团钢铁业联动,同时为外部提供服务,从“生产者”变身“服务商”;打造智能化洗煤厂,搭建“洗选数智平台”,使洗选过程从“经验主导”转变为“数据驱动”,确保煤与矸的精准分离和流程的精准控制。一年来,首旺煤业盘活闲置洗煤能力,摊薄固定成本5.6元/吨。
依托资源优势,首旺煤业联合科研单位,在周边合理半径范围内广泛采样、化验、试验、分析,与集团钢铁企业达成合作,根据其要求的指标精确确定洗选煤种、配比和密度,通过自身生产和租赁场地配煤,提高煤炭采购灵活度,稳定采购市场,参与集团钢铁业大联动。
首旺煤业应用“焦煤在线”平台,发展优质客户、直供客户,通过线上公开询比价、集中性谈判采购,引进新优质客商30家,采购成本大幅降低,产品售价跑赢市场。
此外,首旺煤业全面推进外委外包“清零”工作,将喷浆队服务等外委项目交由自有准备队承接,例如彩钢瓦搭建、齿轨机车系统安装等工程;还对新增外委项目实行提级审批,建立外包评估机制,严控非必要外包增量,统一设计制作宣传物料与管理文档,实现辅助业务集约化管控。
推进光伏建设,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作为资源型企业,首旺煤业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抢抓绿色转型政策机遇,将光伏项目作为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实现降本、降碳双效益。

图为首旺煤业光伏发电现场图
快速推进光伏项目落地是首旺煤业的重要决策。首旺煤业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在屋顶及停车场部署高效双面组件,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式,配套新建箱变及环网柜设施,打造智能电网系统,实现清洁电力高效生产。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使首旺煤业成为翼城县首家利用新能源的企业。
在运营方面,首旺煤业依托智能监控平台,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了光伏发电效率的精准控制,能够快速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发电效率达到8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还建立了“绿电生产-调度-消纳”三位一体管控链,依据负荷需求智能分配电力资源,实现清洁电力高效生产与精准消纳,优化能源生产与消费协同效应,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首旺煤业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截至目前绿电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已达23%,电耗同比降低5.09度/吨;同时,已启动光伏二期项目规划,开展光电储能研究。
从组织重塑、管理升级,到资源颗粒归仓,首旺煤业的新生凭的是刀刃向内的勇气,更是精准施策的智慧,这不仅使其成为高效矿山模式复制的生动实践,让这座晋南老矿区破解了资源枯竭之困,更蹚出了一条焕新破局之路,为同类矿井转型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