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报道
记者 朱亚明 摄影

图为会场
  不锈钢管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制造所需的关键材料,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城市二次供水、石油勘探、核能系统建设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国家能源转型与基建升级加速,对高性能、长寿命、智能化生产的不锈钢管需求激增,推动不锈钢管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
  9月26日,来自国内外不锈钢管行业上下游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浙江温州,就不锈钢管性能分析、技术研究、应用情况、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等展开深入交流,共探我国不锈钢管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能源领域攀登效率巅峰的竞赛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代表着燃煤发电的尖端方向。其核心在于不断提升蒸汽温度与压力参数——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发电效率越优,煤耗与排放越低。然而,实现600摄氏度~630摄氏度乃至更高参数的梦想,直面了来自材料的严峻挑战。锅炉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等核心部件需在极端高温高压下长期服役,承受内部高温蒸汽氧化与外部烟气腐蚀的双重夹击,对超超临界锅炉管用材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工艺性能,还对高温持久强度与抗蠕变性能的要求近乎苛刻。
  当前,600摄氏度~630摄氏度级别超超临界机组主要采用P92等高铬马氏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或传统304H不锈钢。会议介绍,国内已有企业在650摄氏度这一更严苛的温度门槛下,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持久断裂实验,积累了宝贵数据,并通过深度分析确定了改善方向,为这种超级不锈钢管在下一代更高参数机组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城市“血管”的升级,是超级不锈钢管的另一重要战场。在二次供水管网领域,薄璧不锈钢管凭借卫生安全性高、耐久性出色、经济性显著等优势,正加速替代传统材料。然而,其目前在我国供水系统中的占比仅为1%,且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集中度较低也显示出行业整合空间大。会议介绍,随着国家对城市供水系统改造和升级的重视,居民对饮用水质量和供水系统安全性要求的升级,以及不锈钢水管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其性能和价格更具竞争力,市场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应用领域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不锈钢管在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也迎来了升级发展。不锈钢管主要用于钻井平台、输油输气管道等关键设备,其高强度和耐腐蚀特性可抵御酸性介质和高温高压环境,可确保管道在复杂工况下的安全运行,保障油气田开发的稳定性。会议介绍,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及安全,利用二氧化碳驱油在各大油田的应用规模逐步加大,如某油田井区CCUS-EOR先导试验启动,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达3.13万吨,在这样高温、高压、高浓度二氧化碳、多样气源复杂组分等环境中服役的腐蚀风险极大。与会专家指出,这要求在进行材料升级的同时,考虑到材料的经济性。
  与此同时,不锈钢管行业正悄然进行着一场静水深流的智能制造革命。会议介绍,不锈钢管行业加速智能制造,数智化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全国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应用开发了适合各自研发特色的系统,基本实现由单点局部向系统性、全局性的数智化发展。进入“十五五”时期,不锈钢管制造企业将围绕生产调度、工艺控制、质量管理、能源优化、物流管控、低碳排放、安全生产等,推动先进成熟的数字化应用在全行业推广,深化数字化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会议指出,当前,不锈钢管行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许多企业加大投资,新建、扩建不锈钢管生产能力。与会专家提醒,在投资热中要冷静思考,充分认识到推广不锈钢管使用,特别是民用领域的推广需要时间,行业龙头企业应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避免恶性竞争。行业企业在共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不锈钢管绿色、长寿、寿命周期成本低的独特优势,以加快推进我国不锈钢管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可以预见,中国不锈钢管产业将以材料创新与智造革命的双轮驱动,重塑能源装备与城市基建的“钢筋铁骨”。我们期待,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不锈钢管产业将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