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冬冬 吴向敏
8月9日23时左右,马钢长材事业部4号转炉厂房东侧机前管道突发吸扁问题,造成转炉无法正常生产。马钢检修公司检修安装工程部组织人员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协作,争分夺秒,用实际行动打赢了这场设备抢修攻坚战。
急业主之所急
险情就是命令!马钢长材事业部主任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火速赶往现场。经过详细勘察,他们发现4号转炉厂房东侧机前Φ1420毫米×10毫米钢管已经产生严重的吸扁,影响转炉正常生产。
急业主之所急!该部立即拿出抢修方案,紧急调动人员参与到此次抢修中去。“大家在现场作业时一定要佩戴煤气报警器,动火作业时要注意电缆的防护,临边作业要注意安全……”安全员郑诗军对抢修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时间紧,任务重,又是高空作业,诸多不利条件给整个抢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尽早恢复4号转炉生产,抢修人员铆足干劲,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8月10日,该部开始连续抢修,并完成管道拆除工作。8月13日17时30分,管道抢修工作顺利结束。经验收,转炉恢复正常生产。
“猫儿吊”巧解难题
此次4号转炉发生吸扁的管道位于33.5米以上的框架厂房东侧,管道正上方无吊点,大型吊装设备无法使用,需要纯靠人力搬运,吊车无法实现配合作业,给备件、材料倒运及管道拆除安装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经过与业主方协商沟通,抢修人员确定将备件及材料通过炼钢跨行车放置到4号转炉南侧,再利用叉车将其倒运到氧枪检修孔处,使用氧枪检修电葫芦将其倒运到33.5米平台上;同时在上料皮带机上制作一个防护框架,利用杠杆原理,将其倒运至东侧墙角。在管道拆除过程中,该部利用“猫儿吊”和“钓鱼杆”吊装法,圆满完成了材料、备件倒运、拆除工作,提高了抢修效率。
完成高温、高空、高难度作业
“大家加把劲儿,现在已经开始安装管道了,咬咬牙,再坚持坚持,绝不能耽误生产!”该部第三作业区作业长马义平为大家鼓劲。
由于管道位于33.5米以上的框架厂房东侧,管道长度达26米,所有的工作均需要高空作业。这不仅给焊接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而且危险性极大。管道切割焊接时火花四溅,电焊落下的火花容易伤到人,同时电缆也要注意防护。此次抢修是高温作业,焊工切割管道时,需要1小时不间断保持一个姿势,工人全身都僵硬了,身上的衣服也都湿透了,仍在咬牙坚持。经过10多个小时的连续作业,抢修人员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
《中国冶金报》(2019年09月11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