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郑东海
“十三五”期间,北京首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首钢地产”)围绕提升品牌影响力目标,坚持“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经济效益稳步增长。5年来,该公司实现回款308亿元、利润36亿元。
三大区域市场协同发力
“十三五”期间,首钢地产积极顺应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和北京市国企利用自有用地开发保障政策变化的影响,以首钢自有用地和市场化项目“双轮驱动”快速发展。目前,该公司地产项目计容面积(所有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之和)达664万平方米。
5年来,该公司持续优化布局,开发资源由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集中,在北京市、西南地区、环渤海区域深耕细作,三大区域发展优势逐步增强。该公司积极落实集团交办的自有用地盘活任务,实现土地补偿款及收益返还75亿元,为土地二级开发(指土地使用者将达到规定可以转让的土地通过流通领域进行交易的过程)贡献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
同时,该公司成立北京公司,加快开发自有用地,推进土地盘活项目;在西南地区设立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三大公司,成为首钢地产的重要增长极。具体来看,首钢地产重庆公司已成立14年,现有5个项目,“十三五”期间实现开工86万平方米,实现销售回款56亿元。首钢地产成都公司现有3个项目,“十三五”期间实现开工55万平方米,实现销售回款35亿元。首钢地产贵阳公司目前已完成整体发展规划,累计开工262万平方米,实现销售回款75亿元。
加快向市场化企业转型
“十三五”时期是首钢地产由任务型企业向市场化企业转型的关键5年。该公司坚持走市场化改革之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管控体系、薪酬体系、人事制度、奖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是由“总部弱管控”向“总部强管控”转变。该公司以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为目标,调整管控体系,创建土地获取评审机制,规范项目评审程序,缩短审批流程,使决策更加科学、高效。5年来,该公司获取土地15宗,总建筑面积达362万平方米;实施成本、营销、产品、运营四大专业集中管控,对组织、权责、运营、绩效、薪酬、制度流程六大模块进行优化,建立产品决策委员会和招标采购委员会,做到管控清晰、权责明确、流程顺畅、运营高效。
二是坚持与业内先进企业对标找差,提升专业化管控水平,增强项目开发能力。
三是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该公司取消中层人员行政级别,实行岗位聘任制,让中层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破除“官本位”思想,增强中层队伍的活力。
四是建立以岗位价值、专业职级为核心的市场化薪酬体系。该公司通过多等级、宽带式薪酬方式(在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原有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的新型薪酬结构设计方式),以满足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使岗位与薪酬水平更加匹配;建立员工业务序列和技术序列两大晋升通道,拓展职工收入增长空间。
五是推行绩效薪酬体系改革,突显业绩贡献正向激励。该公司建立项目开发团队收入与销售回款额、净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直接挂钩的分配机制,对关系全公司经营安全的重点项目建立专项激励机制。
通过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该公司人均效能大幅提升。
持续优化专业人才队伍
“十三五”期间,首钢地产牢固树立市场化主体意识,建立并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该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76%,较2015年末提升26%;中级及以上职称(执业资格)人员占比达46%,较2015年末提升9%。5年来,该公司采取了多项举措持续优化专业人才队伍。
一是加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自2015年以来,该公司落实集团职业经理人相关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下发《北京首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职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根据首钢地产发展需求,首钢为首钢地产领导班子引进职业经理人4名,发挥班子成员各自优势,补足行业和专业能力上的短板。同时,该公司持续引进各层次优秀人才,引进在岗中层人员7名、在岗专业技术人员370余名,市场化引进人员占总人数的77%。
二是注重分层培训。该公司积极开办首钢地产中高层及骨干人员培训班,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系统学习土地政策解析、战略提升、人力资源、营销创新、纳税筹划、融资突破、设计管理、投资成本、财务管理等房地产开发全链条专业课程;每月举办1期“房地产大讲堂”,邀请培训机构、行业专家进行政策解读及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建立“固定课程、固定时间、固定考评”的培训模式;组织部门进行内部培训,规范内部培训工作流程,要求各部门每月至少开展1次内部培训,并纳入月度绩效考核;通过集中授课、导师带徒、岗位实践、轮岗培养、岗位赋能等多种方式,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
三是推行市场化契约式管理。该公司在设计、成本等专业领域开展岗位竞聘,形成了年龄低、学历高、有中高级职称、综合能力强、认同企业文化,以及具有不同业态的房地产开发、运营管理能力的市场化人才队伍,实现了“引进一批优秀人才、保住一批骨干人才、培养一批青年人才”的目标。
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风险管控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十三五”期间,该公司不断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合同的标准化文本建设,提升合同签订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开展招投标、合同管理、业务招待费等方面的专项检查。该公司将审计关口前移,开展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确定了666个流程控制点,实现“权责手册、规章制度、风控手册”三位一体风控管理体系的融合。
二是建立健全权利运行监督体系,织密监督网络。该公司制订完善《首钢地产权责手册》,清晰权利边界,规范工作流程,形成“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产品决策委员会和招标采购委员会,加强对权利的制约;针对房地产跨地区经营开发面广、资本运作额度大、廉政风险高的特点,全面排查业务风险岗位594个、重点业务流程3142个、各级风险点5235个,制订防控措施9403条,组织印发《首钢地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手册》。
三是解决遗留问题,降低经营风险。“十三五”期间,该公司下大力气解决遗留问题,完成首钢集团持有的北京燕金源置业公司股权的转让,收回资金8.4亿元;面临政府无偿收地风险的福建隆教湾项目,经过与当地政府反复协商,达成退地协议,收回资金1.87亿元;滞销多年的河北秦皇岛南戴河鸥洲项目住宅全部售罄;引入碧桂园合作开发秦皇岛首府项目,收回全部股东借款本息;通过收储(指国家或集体在物价下跌时收购大宗商品并储存起来,在物价上涨时抛出,用以调控、平衡和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机制)、调规(土地利用调整规划),提升天津宝坻项目剩余土地价值,进入盘活开发阶段;全力开发重庆市北碚区首钢美利花都三期、四期项目,住宅去化率达到92%。
首钢地产上下一心、迎难而上,通过创新思路、艰苦谈判和辛勤付出,盘活了低效资产。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十三五”期间,首钢地产党委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该公司于2017年~2019年连续3年组织开展为期1周的企业文化脱产培训班,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首钢地产职工行为规范和首钢地产企业文化宣传语大讨论和征集活动,宣传各类典型人物30余人,开展“决胜‘十三五’奋斗中有我——首钢地产人的故事”演讲比赛,营造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该公司以活动为载体,打造“家文化”,建立文体活动中心,成立乒乓球协会、徒步协会、瑜珈协会等9个文体协会,充分活跃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节日送温暖、慰问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公司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疫物资供应和日常防控,保证全体员工健康安全。
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十三五”期间,首钢地产管控水平、开发能力、企业规模、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员工队伍专业素质和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中国冶金报》(2021年1月2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