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多元产业

“负矿”变“金山”,好“镁”
——山钢金控处置山东镁矿项目工作纪实

2022-01-19 08:41:00

  本报通讯员 鲁攀 宋磊宏
  2021年11月10日,山钢金控烟台分公司(下称山钢金控)在山东莱州金源大厦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山东镁矿不良资产处置各项工作彻底完成,成为钢铁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山钢样板”。历时28个月的艰难求索,山钢金控为一家存续63年的国有大型二级企业画上了圆满句号。这份完美答卷的背后,是一个个励志的故事……
  1958年成立的山东镁矿,于2013年7月15日停产后一直处于转型处置困难的状态。企业资不抵债,各类信访、纠纷等社会问题突出,2018年被山东省国资委列为“僵尸企业”。2018年12月30日,山钢集团有意让山钢金控无偿受让。次日,时任山钢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宪刚就带领团队冒雪奔赴莱州,实地考察矿山。
  山钢金控作为首家契约化试点单位,利润指标压力巨大。面对山东镁矿资产权属不清、资不抵债、481名职工安置、各类不利社会因素等交织的困局,是否受让,山钢金控内部人员看法不一。有职工担心:“如果处置不了,山钢金控被拉下泥潭了怎么办?”
  “企业领导干部怎么体现政治意识?目前最应该增强的政治意识就是把山钢集团交给我们盘活山东镁矿的任务给扛下来。”时任山钢金控总经理的黄振辉表示,“受让是政治任务,市场化意识要让位于股东意志。况且,山东镁矿是埋在地下的金矿,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专业化管理,把‘负矿’变成‘金山’。”
  2019年7月9日,山钢集团正式批准山东镁矿全部产权转至山钢金控。一接手,山钢金控就吹响了“总攻”号角。
  “一旦真做起来,大家都是不讲客观讲政治,步调一致往前冲。”时任山钢金控副总经理、专班常务副组长的乔立海说。
  “如果说接不接是第一次政治考试,那么以什么态度去干就是第二次政治考试。”黄振辉说。靠着讲政治的态度,用时不到1年,山钢金控便梳理清了山东镁矿之前复杂的工作。
  山东镁矿停产后,最具价值的资产就是其名下的2819亩土地。山东镁矿于2019年受让后,其全部土地都是划拨,无出让土地,随时有被收回的风险。重大资产权利存在瑕疵,不解决,一切经济行为无法律依据,核心资产无处置通道。
  面对不利局面,山钢金控采取多种策略,适时提出成立合资公司、欠政府债务转股权等多种较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获得了莱州市政府认可。最终,以山镁产城融合项目为蓝本,辅以融资、合伙企业、合资公司等多种组合方案,主动出击,借新希望集团将“希望大学”项目落地莱州市之机,山钢金控迎来了一次性解决山东镁矿土地问题的机遇。经过反复谈判,山钢金控与莱州市政府达成了以8亿元收购山东镁矿全部土地的谈判意向。
  然而,2020年7月份,山钢集团有关部门召开调度会,传达党中央及国资委对“僵尸企业”处置的最新指示精神,要求山东镁矿要以2020年10月30日为节点完成任务。“眼看着就要按8亿元签约了,却不得不变更交易条件。真是好多努力都白费了,心里面真不是滋味。”回忆起那段过往,时任专班常务副组长的闵宪金仍感到很惋惜。
  莱州市政府也趁机提出了一次性收购全部土地不高于4亿元的要求,并做出了随时终止谈判的姿态。经反复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山钢金控将全部土地以6亿元一次性转让给莱州市政府或其指定企业的方案。2020年8月18日,山钢金控与莱州市政府分别签订土地转让合作框架协议、融资协议书和战略合作意向书。
  历经百转千回,山东镁矿项目终于处置成功,维护了山钢集团、莱州市政府、山钢金控、山东耐材、山东镁矿职工等多方的利益,生动体现了山钢集团“共创、共进、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有情有爱、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项目处置全过程,山钢金控时刻为企业谋出路、为职工谋福祉,所有安置政策都依法依规做到最优。虽然处置过程历经波折,但没有发生一起因“僵尸企业”处置诱发的群体性不良事件,并为当地政府化解了遗留多年的社会隐患。
  山东镁矿的职工脱离了深陷多年挣扎无助的泥潭,在2020年9月22日山东镁矿职工大会那天,全体职工自发举着“感谢山钢、感谢金控”的牌子入场,会上多次自发鼓掌,次次时长超过半分钟。
  《中国冶金报》(2022年1月19日 08版八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