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酒钢紫玉配餐人员正在择菜。 (杨柳 摄)
本报记者 王汉杰
每日平均每1.3秒就要出一份盒饭,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有时出一份盒饭甚至不足1秒钟。在全酒钢,这里的员工可能是最忙碌的一群人:一天24小时,从子时、丑时到亥时,十二时辰里这个厨房里一直有人工作。
这个厨房,是酒钢紫玉酒店管理公司配餐中心的中央厨房。
这群人,共有120人,其中20余人来自酒钢集团嘉峪关紫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从经理到书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酒钢紫玉配餐人。
自10月中旬开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影响,酒钢实行闭环管理,超过2万人吃住在工作现场。每一天,这120人要做出6万多份盒饭,保证2万多人的一日三餐。进入12月份以来,每天的盒饭需求量甚至增加到了6.53万份。
忙碌的一天从清晨4点(寅时)开始。炉灶组首先到达中央厨房,风淋除尘,完成消杀,接着卸菜验收,然后点火烧水,开始一天的工作:烫菜、捞菜、保色、保冷、将半成品提供给厨师……
清晨5点(卯时),负责洗、切、炒工作的人员陆续上岗。每一天,他们要清洗25吨~30吨的新鲜蔬菜,然后刀切,最后炒出菜品。切菜是项辛苦活,虽然有机器承担大部分工作,但还有至少1/3的蔬菜需要人工切。在中央厨房,从早到晚,都有“交响乐”演奏不断,不信你听:洗菜池里“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案板上“咔擦咔擦”的切菜声,还有大厨们卖力挥舞锅铲发出的“呼呼”声……
早上6点(卯时),面点和米饭师傅也开始工作了。和面、发面、制作、入笼、入锅、蒸煮……每一天,50斤一袋的面粉,他们要用掉140多袋;50斤一袋的大米,也要用掉近百袋。淘米、搬运、入炉、蒸煮,在中央厨房里,面点和蒸饭师傅们一片忙碌景象……
主食出炉后,打饭组也开始工作了。打饭组共有48人,他们要将菜品、米饭、包子分别装盒,馒头、花卷分别装袋。嘉峪关紫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冯义栋也在打饭组,他说:“大家很辛苦,好像总有分装不完的饭。包子大部分是由酒钢各宾馆、酒店提供的,给中央厨房减轻了压力。”
饭菜分装好,马上打包装车,一气呵成。上午10点(巳时)整,送餐车准时出发驶向冶金厂区,给驻厂职工送去上午餐。
上午餐配送完毕,酒钢紫玉配餐人稍事休息后,下午餐配送工作也就开始了。各个小组又开始了新一轮劳作:洗菜、切菜、炒菜、揉面、淘米、蒸煮、分装……
酒钢紫玉配餐人自寅时进入中央厨房,到配送完夜餐下班离开,常常是夜间10点钟(亥时)。而配送车辆返回,进行消杀检查,中央厨房进行完工后场所清洁区域紫外线消毒,常常已过子时。
新一天的子时开始了,配餐中心的几位领导依旧不能休息,他们还要统计新一天的配餐数量,确定第三日、第四日的菜谱,保证菜品不重样,还要确定新的蔬菜采购品种与数量……
忙完这一切,负责中央厨房工作的配餐中心副经理杨皓任还要在睡前,把当天的工作在大脑里捋一捋……
这,就是酒钢紫玉配餐人的十二时辰。
《中国冶金报》(2022年12月16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