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尹松松 李扬
“成功了!成功了!”近日,在首钢京唐能环部制氧主控室内,制氧空分工韩正祥和吕波激动地欢呼着、拥抱在一起。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打破设计局限,通过工艺优化缩短了二期制氧设备氪、氙气体的提纯时间,实现了提产提效。
氪、氙气体是深冷制氧工艺的副产品,在高科技制造领域应用得十分广泛。因为氪、氙气体产量低、制作工艺复杂,所以其市场价格昂贵,被称为“黄金气体”。在该公司二期两套40000立方米/小时空分机组调试时,尽管厂家专业人员反复调整,但氪、氙气体仍未能达到理论产量。“虽然是‘胎里带的毛病’,但是咱也得想办法给它治好啊。”面对持续严峻的市场形势和不断加大的降本压力,韩正祥决定带头向提“金”增效发起冲锋。
氪、氙气体的提纯需要两个阶段,共需耗时6.5天,其中第二阶段就需要4天的时间,且最终纯度仅能达到98%。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跟踪记录和分析,该能环部的岗位职工发现,在第二阶段的精馏提纯过程中,不能完全精馏液化的混合气体出现逃逸流失现象,这才导致了提纯效率低。对比之下,该公司另一组设备,即一期两套75000立方米/小时空分机组,由于提纯工艺的差别,没有出现气体逃逸的现象,第二阶段提纯仅需耗费1个小时纯度就能达到99.99%。
“能不能让75000立方米/小时空分机组替代40000立方米/小时空分机组,以更好地进行氪、氙气体第二阶段提纯?”吕波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很大胆的思路。“两个机组距离比较远,且一套机组涉及的设备比较多,如果更换就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不过,可以试试。”为了论证方案的可行性,韩正祥带队立即开始现场调研。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可以通过利用一期、二期空分机组设备之间的压力差将二期设备的氪、氙气体输送至一期二氪塔,同时利用新增加的管道和膜压机上的压力表实现在线实时监测,以保证输送过程的安全性。为了防止一期二氪塔超负荷运行,他们对二氪塔负荷的富裕量和气体输送速度进行了精细计算和控制,并优化调节了相关设备的工艺参数,以保证设备安全、连续、高效工作。
经过一系列调整,该公司二期氪、氙气体提纯时间缩短了50%,每月增产35立方米,预计年增效7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快速提纯、提“金”。
《中国冶金报》(2023年08月30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