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刘明忠委员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 朱晓波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有序运行产生较大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介绍,今年初以来,中国一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多措并举建机制、保预算、稳运营、控风险,先后签订福建大东海1780毫米热连轧、昌江及苍南蒸发器锻件等一批重要制造合同,顺利完成国家重点专项工程项目顶盖、盛虹EO反应器项目超大管板和河钢乐亭钢渣一次处理项目热焖装置等一批重点项目制造发运,成功研制高品质大型铝板轧机工作辊等。
做好疫情防控全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刘明忠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在实现元月“开门红”、首季“满堂红”目标基础上,截至4月末,中国一重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2.3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47%,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刘明忠表示,中国一重将认真贯彻落实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全面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
一是稳抓生产经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科学安排产运销储,加快现有项目建设和订单生产进度,注重企地协同发展,深度参与地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主动加大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产品合作、科研协作等方面合作力度,着力打通供应链、协同上下游、稳住产业链。
二是深抓企业改革。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在扎实做好综合改革试点、“双百行动”以及“科改示范行动”的同时,全面建立起职业经理人、职业技能人和党务工作者三支队伍,着力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针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实现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推动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三是严抓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以及青年群体生力军作用,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生产经营攻坚克难的第一线。
聚焦发展短板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在谈到“卡脖子”难题时,刘明忠认为,抓好企业的科技创新十分重要。“我们还是要聚焦当前乃至未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短板,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难题。”他说。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虽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短板问题也十分突出,包括核心技术短板问题突出、融合发展水平依然不高、研发管理模式不够健全、创新区域布局不够均衡等,特别是缺乏集共性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这将严重制约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突破。因此,包括中国一重在内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装备制造企业,都要把解决关键短板问题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结合中国一重的实际情况,刘明忠委员认为。
一是要立足国家装备制造业基础能力再造需要,依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特色主导产业,加强我国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发建造,争取国家支持,筹建国家大型铸锻件极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
二是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等的高端人才,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加快提升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基础材料研发制造能力,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央企中坚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聚焦专项装备、能源装备、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等领域,系统梳理出制约行业领域技术发展的技术产品、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和阻碍公司产品技术质量提升及转型升级的重点科研项目,进行逐项论证评估,明确攻关目标、内容、计划节点及责任人,分级分类排出重点难点及分期实施策略规划,抓紧组织,快速推进,对战略性项目提前谋划布局。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既定的发展目标任务,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出‘一重力量’。”刘明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