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聚焦新领域新业态 中非携手拓展经贸新空间

2024-09-06 14:19:00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正在北京举行。作为中非关系的“压舱石”,经贸领域未来合作的广阔前景备受关注。其中,推动农业和工业现代化发展、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探求绿色能源合作等成为热点议题。与会各界人士认为,聚焦更多新领域新业态,中非经贸合作将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中国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2821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近35%。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1.19万亿元,增长5.5%,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机电产品占同期中国对非洲出口总值的53%,拉动对非出口整体增长2.5个百分点……一组组数据见证着中非合作的稳步升级。
  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夏末秋初,暑气渐消,晶澳科技智能化生产车间依旧忙得热火朝天,成排的智能机械手有条不紊地工作,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件件打上“中国制造”标签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被打包装进集装箱内,等待运往南非、摩洛哥等非洲国家。
  不仅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领域新业态也在蓬勃发展。一批电子商务、移动通信等中国科技型企业扎根非洲,非洲23国200余款特色产品热销“非洲好物网购节”,航天航空合作方兴未艾。中国还积极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建设,实施了300余个新能源项目,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品在非洲国家广受青睐。
  如今,中国已与非洲国家就贸易畅通、投资合作、绿色发展、蓝色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签署48份文件。
  与此同时,更多非洲好物也在进入中国市场。9月1日凌晨3点,一批产自非洲国家纳米比亚的活岩龙虾搭乘ET3856航班顺利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随后迅速卸载运往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接受海关查验,经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查验无异常后顺利放行。
  还有纳米比亚的海鲜、南非的鲜切花、肯尼亚的牛油果、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随着中非经贸往来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非洲优质农产品在中国热销。
  峰会上,不少与会嘉宾表示,近年来,中非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市场迎来更多“非洲货”,非洲国家期盼更多“中国造”,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非经贸关系加快发展,合作取得累累硕果。”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日前的署名文章中说道。
  中非还在续写经贸合作新篇章,其中,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拓展合作领域成为重点。记者获悉,接下来,我国将与非洲各国和非洲联盟一道,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绿色、数字、农业等领域规则标准对接;聚焦文化、旅游、教育、体育、中医药等领域,共同推进“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还将深化中非跨境电商合作,分享“数商兴贸”“数商兴农”经验,参与非洲传统产业、公共服务数字转型。
  中非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务实行动得到非洲国家的积极回应。南非贸工部长帕克斯·陶表示,南非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务实关系,愿与中方共同推动南中经贸关系向纵深发展。南方希望进一步扩大工业品和农产品对华出口,欢迎中国企业积极参加南非投资大会,在南非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投资兴业。
  布隆迪通信、信息技术和媒体部长莱奥卡迪·恩达卡依萨巴表示愿与中方加强交流合作,期待中国企业将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带到布隆迪,助力布隆迪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
  不仅政府层面对中非合作充满期待,工商界也在积极参与。作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于9月6日举办。中非各方踊跃报名参会,报名人数远超预期。目前,共有中方企业代表382人、非方企业代表408人。与会企业涉及行业多,既有来自能源矿业、基础设施等传统产业企业代表,也有电子科技、通信卫星、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企业代表。
  “中非企业家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交流对接,发掘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机遇,共享中非经贸合作红利。”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说。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展望未来,王文涛说,“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开启中非友好关系发展历史新征程,我们将以双方领导人共识和峰会成果为指引,守正创新、奋发有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走深走实,奏响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