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樊三彩 报道
5月12日,2023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钢铁行业CIO高峰论坛(昆岳互联站)在江苏盐城召开。论坛以“数据支撑极致能效 算法驱动智慧运营”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钢铁企业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推进智能制造应用的有效路径与最佳实践。

图为论坛现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黄导、江苏省工信厅两化融合处二级调研员张志平、盐城市亭湖区区委副书记刘玮、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下称昆岳互联)执行总裁周玲霞为论坛致辞。冶金规划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范铁军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3家智能制造领先企业授牌,并举行了冶金规划院和昆岳互联合作框架协议、《钢铁企业设备智能运维及故障诊断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咨询合同签订仪式。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图为授牌仪式现场
黄导表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等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钢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绿色变革的重要动力。而推动钢铁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也已经成为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钢铁行业正在创新应用世界最新最前沿的技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融合发展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建立,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质的飞跃正在有序推进。

图为黄导
张志平介绍了江苏省近年来数智化转型发展的成效及目标。他介绍,近年来,江苏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快建设数字融合第一省,推动全省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数、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均居全国第一。他表示,2023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实践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江苏省全年要启动实施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工作等,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张志平
范铁军在做《新环境下的钢铁行业数智化问题研究》主题报告时介绍了钢铁行业数字化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典型实践。他表示,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加大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力度,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进展加快、成效明显。2021-2022年,工信部组织遴选的209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钢铁行业19家示范工厂入选,占比为9.1%,远高于41个工业大类的平均水平。未来,数字化将在支撑重组后的多基地管控,加码碳管理、减污降碳、节能减排,支撑资源集约利用、安全防护,推动“共生型”创新等方面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图为范铁军

图为刘玮
宝信软件副总经理梁越永,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铁数智中心经理范晨亮,宁波钢铁制造管理部主任工程师陈红雨,吕梁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副处长刘志勇做了钢企数智化建设实践分享;来自昆岳互联、山东睿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兰格云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分别进行了先进技术及案例分享。

图为梁越永做《数据赋能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创新》主题报告

图为周玲霞做《INECO平台助力钢铁企业环保设施智慧运维及节能减排》主题报告

图为陈红雨做《基于大数据的钢铁企业智慧管控平台》主题报告

图为范晨亮做《双碳背景下的数字化平台体系建设》主题报告

图为兰格云商数字科技事业部总经理朱坤龙做《钢厂业财税全流程数字化、一体化研究与实践分享》主题报告

图为山东睿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峰做《商业模式创新让节能减排与数字化推进更高效》主题报告

图为刘志勇做《烧结脱硫脱硝低成本运行实践》主题报告

图为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冶金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尤从国做《工业AI研究与实践分享》主题报告
此次论坛由冶金规划院和昆岳互联联合举办。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钢铁企业主要负责人,钢铁产业链相关领域专家,以及主流媒体代表上百位嘉宾参与了此次论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