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上海大学与金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治市壶关县金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 “低碳冶金示范基地与特种金属材料中试基地” 项目院士、专家咨询论证会,还举行了“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金属材料中试基地”与“上海大学氢冶金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示范基地”揭牌仪式。论证会由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和复旦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东元院士主旨发言。论证研讨会由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主持,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军,中国钢协专务理事兼科技环保部主任、东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张永杰,山西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高向阳,山西省科技厅半导体与新材料处处长李大赵,山西省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谢力,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亚伟教授,中国钢研集团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齐渊洪,同济大学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研究所所长张存满等论证专家共同参会。大会对于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推动焦化钢铁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图为中共壶关县委书记张宏方

图为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
中共壶关县委书记张宏方代表壶关县人民政府对上海大学与金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中试基地的建立表示祝贺并致辞,他在发言中指出,低碳冶金技术和特种金属材料产业是钢铁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是金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号召的重要举措。上海大学作在低碳冶金和特种金属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实力和经验,金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壶关县最大的冶金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双方的合作将为壶关县的冶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宝贵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平台。对于推动壶关县冶金产业绿色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大学氢冶金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汇报了上海大学与金烨钢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低碳冶金示范基地与特种金属材料中试基地”的建设方案及“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金属材料中试基地(山西)”的筹建进展。“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金属材料中试基地(山西)”是校企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对推动山西科技创新和关键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试基地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在特钢等领域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完善健全高效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让更多优质技术成果在山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经专家组咨询、论证、合议后,由干勇院士发布咨询意见报告指出:上海大学完成了国内外第一例富氢试验高炉的解剖工作,此技术在减碳绿色炼铁上是可行的。选取金烨450立方高炉进行工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研究很有必要,金烨集团为钢铁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双碳背景下,上海大学与金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低碳冶金示范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助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以及提高我国特种钢铁和特种合金的水平。

金烨集团董事长韩保国发言中表示:金烨集团将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企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聚焦“六新”突破,坚持“创新为上”。通过与上海大学共建中试基地,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

武汉科技大学倪红卫校长代表武汉科技大学对中试基地表示可定和支持,中试基地的建设就是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在创新发展中塑造武汉科技大学和山西发展新优势,希望后续中试基地与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加强合作,携手实现共赢发展。

上海大学的项目组负责人鲁雄刚教授在发言中表示:长治是山西省钢铁大市,在焦化-钢铁-铸造等产业已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金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追求的优秀企业,愿意依托自身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发挥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上海大学、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在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共建低碳冶金及特种金属材料示范基地,聚焦氢冶金和材料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低碳冶金技术和特种金属领域,建设富氢低碳冶炼工业示范基地,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示范基地建成后,将取得钢铁行业里程碑的突破,有利于推动我国钢铁产业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论证会后,举行了“上海大学氢冶金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示范基地”与“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金属材料中试基地”揭牌仪式。

图为低碳冶金及特种金属材料高峰论坛现场
2023年6月9日下午,同期活动“低碳冶金及特种金属材料高峰论坛”在金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举行。论坛由上海大学氢冶金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负责人主持。此次高峰论坛汇聚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在钢铁制造和特种金属材料生产中实现更低碳排放,并提供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还探讨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创新以及低碳冶金和特种金属材料的最新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