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在第四届工控大会召开期间举行的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钢铁行业研讨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主编、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及众多业内权威专家共同编写的“数字钢铁关键技术丛书”(第一批)正式首发。这一重要成果不仅标志着钢铁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将为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并为其他制造业行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东北大学副校长徐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敏、冶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刘小峰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开启丛书首发仪式。

来自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东北大学、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的领导,以及鞍钢、河钢等钢铁企业的代表,华为、上海宝信等服务商代表,冶金工业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等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数字钢铁关键技术丛书”旨在为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丛书围绕“矿-冶-铸-轧-材”钢铁生产全流程,不仅提出了“数字钢铁”架构,解决了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黑箱”问题,还通过大量工业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为钢铁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数字化转型路径。该套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并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王国栋院士为仪式发表讲话。他指出,钢铁工业存在实时信息的极度缺乏、生产单元的孤岛控制、界面精准衔接的管理窠臼等问题,交织构成工艺-生产“黑箱”,形成了钢铁生产的“不确定性”,严重制约了钢铁生产的效率、质量和价值创造。“数字钢铁关键技术丛书”为钢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以大数据/机器学习为核心手段的钢铁企业创新基础设施。相关技术已经在部分工序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实现了生产过程“黑箱”透明化,其他一些工序也取得重要进展,逐步构建了各层级、各工序与全流程信息物理系统,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线数字化和智能化运行水平。未来,丛书作者们将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钢铁行业的深度应用为目标,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数字钢铁关键技术丛书”的出版和首发,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赞誉。他们表示,这一丛书不仅填补了国内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空白,还为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他们也希望广大钢铁企业和相关单位能够充分利用这一丛书,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进程中,“数字钢铁关键技术丛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能够加入到这一进程中来,共同为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够推动钢铁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钢铁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