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锻造中国钢铁力量,讲述中国钢铁故事。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于11月29日晚上起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
11月30日19点45分播出的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第二集《钢铁纵横》,带您了解中国钢铁业如何谋篇布局向未来。
第二集《钢铁纵横》故事集锦
中国钢铁人以汗水、以泪水、建立起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体系。他们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工业基础,用钢花铁水哺育着泱泱大国的工业建设。他们成就了中国钢铁在人类发展史上动人的一页。
酒钢:应矿而兴,应钢而生


酒钢因镜铁山矿而兴,嘉峪关因酒钢而生。嘉峪关,这座城市的诞生和66年前地质队员在镜铁山发现铁矿石密不可分。近5亿吨的储量,对当时极度缺钢少铁的中国,意味着信心和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云集到了茫茫戈壁滩。这座铁矿也成了西北大地的骄傲。2021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上涨,也让酒钢的生产进入高峰期,镜铁山矿开足了马力。
上世纪50年代,依托矿山布局下了一座座钢铁企业,“三大”“五中”“十八小”钢铁基地在神州大地依次排开。中国钢铁人用自己的奉献与牺牲,在短时间里,为新中国初步架构起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
沙钢:一场世纪大搬迁,千万吨级钢企的跃升



在即将兴起的空白市场悄然布局,一直是沙钢的看家本领。2001年,沙钢用自己全部的家底,购置了一家即将倒闭的德国钢铁工厂。几百万个零件被标记打包,运往九千公里外的中国张家港,这个举动让沙钢一下跃升为千万吨级钢企,结束了沙钢此前不能生产高附加值板材的历史。这是二战之后欧洲最大规模的工业搬迁,德国的当地媒体也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此时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钢铁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撑,沙钢再次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2009年,沙钢跻身世界五百强,2020年,沙钢粗钢产量位列全球四强。
2020年,和沙钢一样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民营钢铁企业累计粗钢产量超过6.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63%以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钢铁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
柳钢:迭代升级,从内陆向沿海布局迈进


柳州,广西工业重镇。柳钢,柳州的明星企业。柳钢的大功臣,柳州经济的灯塔,正值壮年的6号高炉,即将关停。旧高炉熄火,意味着柳钢在广西防城港的新厂即将迎来新高炉的点火。
新老高炉产能置换,实现装备水平升级换代,这是中国钢铁业优化产业布局,必须迈出的一步。新的沿海生产基地,转移了几百公里距离,得到的是全新迭代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中国西南一隅的柳钢,迈出了从内陆向沿海布局的第一步。靠海建厂、临港经济,着眼的是矿石和产品大进大出的全球市场。
中国宝武:“亿吨宝武”梦圆,董事长泪洒“金色炉台”



2020年12月23日,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泪洒“金色炉台”。这一天,中国宝武粗钢年产量过亿吨,宝武不仅创造了世界第一,而且超过了2020年美国和英国钢产量的总和。中国几代钢铁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2016年,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此后,中国宝武又接连重组了马钢集团、太钢集团和重庆钢铁等国内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在优化钢铁产业布局、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上全面发力。
一艘亿吨钢铁航母已经启航。
韶钢:中国宝武落子东南沿海,走出漂亮一步棋


韶钢,广东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来自中国宝武的韶钢负责人李世平特地换上了韶钢的工作服出席活动——全球第一个钢铁一体化智慧集控中心当天在韶钢开始运营。7个工作岛210块大屏幕上,现场实时生产情况尽收眼底。一个强有力的“钢铁大脑”,实现了大规模集控和无边界协同。李世平特意为新搬到智慧中心的员工准备了一件白T恤。在这里,钢铁工人满脸灰一身土的形象已经成为过去。
然而,就在6年之前,这家建于1966年的老厂还在生死线上挣扎。李世平和他的团队进行流程再造、规范生产工艺。如今的韶钢,从一个负债率最高时达99.2%的企业,跃升至年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的大型企业。
中国宝武落子东南沿海,走出了漂亮的一步棋。
河钢:走出去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践行者



在塞尔维亚,河钢集团派出的9人团队让拥有百年历史的塞钢起死回生,重焕生机,这不仅仅是河钢的能力,更是中国钢铁产业管理方式、技术储备与世界共享的具体表现。
而今,整个塞钢5000多名工人的生活也有了着落,不仅能准时拿到工资,还能拿到奖金。如今的斯梅代雷沃,不仅就业率全国最高、人口出生率也排在塞尔维亚第一名。
引进中国先进技术、积极分享管理经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家钢铁厂里得到最真切的呈现。凭着中国钢铁人的拼搏与付出,2019年河钢集团塞钢管理团队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塞钢也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和中东欧合作的样板工程,向世界贡献了发展钢铁产业的“中国方案”。
当今,全球制造业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但钢铁工业的基础地位并不会改变。未来的世界,会用更高效更合理更绿色的方式,开发钢铁资源,释放钢铁力量。
从生产能力到装备水平、生产方式的每一步变革,都是在寻找发展的密码。从依矿而生到市场驱动,从布局国内到放眼世界,这是一条全新的路线图,更蕴含着走向强大的自信和底气。
看不过瘾,想看全片?贴心奉上回看链接(请扫描央视财经频道网站二维码回看本周二19:45《钢铁脊梁-2》)

钢铁人喜看《钢铁脊梁》
“作为中国钢铁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虽然我们成不了钢铁的脊梁,但我们可以成为钢铁的神经,成为支撑起钢铁巨人之躯的一个细胞、一滴血液。虽然我们成不了国之重器,但我们可以树钢铁的志气,用钢铁的精神和担当,从小事做起,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
“钢铁工业不是夕阳产业,是国家走上国际更高舞台的基石。作为钢铁工人,要有紧迫的使命感、担当感,不断探索新钢种,满足国家日益发展的需求,共同见证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我们从钢铁弱国走向钢铁强国,靠的是什么?是志气!是不服输的劲头,是不甘落后的劲头,是勇于追赶的劲头!”
……
《钢铁脊梁》在央视播出,成为业内的一大喜事。钢铁企业纷纷组织员工观看,也有不少员工在家自发观看。大家一致认为,这部纪录片的恢弘叙事与精神追求,增强了钢铁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新天钢公司六楼西大会议室,新天钢总经理阚永海、党委书记张纪星带领职工收看《钢铁脊梁》,并召开交流座谈会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集团宏兴股份公司碳钢薄板厂热轧作业区党建活动室,酒钢员工们观看纪录片

▲江苏省张家港锦丰镇沙钢职工之家,沙钢员工们观看纪录片

▲柳钢职工杨大吉家观看纪录片

▲河钢唐钢职工贾智轩家观看纪录片

▲新天铁职工在家观看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