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刘经纬 邵启明 报道
图片由南钢提供
12月21日,由长三角钢铁产业发展协会(以下简称长三角钢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斯派超科技、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合肥市勇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协办的长三角钢协第一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暨2024全国冶金设备智能运维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


图为会议现场
长三角钢协一届四次理事会会长、南钢总裁祝瑞荣出席会议并作2024年度协会工作报告。南钢常务副总裁徐晓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曾建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石洪卫、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周宝东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长三角钢协秘书长包忠峰主持。

图为祝瑞荣
祝瑞荣作了题为《砥砺奋进开拓新局面 聚力前行再踏新征程》的工作报告。他表示,2024年是协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一届四次理事会的领导下,全体会员砥砺前行,开展了富有创新和开拓意义的六项重要工作:一是不忘初心,党建工作更加坚实;二是稳扎稳打,基础建设更加牢固;三是搭建平台,学术成效更加显著;四是制定标准,产业蓝图更加清晰;五是合规按章,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六是团结一致,发展合力更加凝聚。
对于2025年协会的工作,祝瑞荣从六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决策;二是坚持学术宗旨,着力发挥学术立会的全面作用;三是坚持专业特长,着力发挥学术专家的人才优势;四是坚持会员为本,着力服务会员单位的成长发展;五是坚持标准引领,着力推动协会标准建设和改革;六是坚持激发活力,着力提升协会整体治理水平。

图为徐晓春
徐晓春在致辞中表示,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区域之一,历史悠久、英彦云集。2024 年,南钢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打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高韧性生产运营模式,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南钢在经营绩效、智能制造等方面体现了综合竞争实力。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工业引擎,南钢始终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坚持技术创新引领,赋能全领域业务寻优,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希望通过长三角钢铁产业发展协会这一交流业务、交融思想的平台,汇聚冶金设备运维的宝贵经验,分享先进智造技术的应用案例,为解决行业转型难题提供新思路,为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拓展新路径。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和大家携手并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奋勇前行。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钢铁产业蓬勃发展的昂扬新篇,为区域经济繁荣奉献磅礴力量。

图为曾建平
曾建平表示,人工智能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动力,为了加强AI在冶金设备智能运维中的应用,要深度融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冶金工艺。一是应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为AI算法提供丰富的大数据基础;二是要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识别设备运行的潜在规律和异常模式,实现故障的提前预警与精准定位;三是要结合深度学习技术,不断优化预测模型,提升对复杂故障的诊断精度和响应速度;四是要构建智能运维平台,集成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与远程操控功能,实现运维工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AI为冶金设备的运维赋能,推动冶金行业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

图为石洪卫
石洪卫表示,从发展阶段看,中国钢铁工业已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减量优化阶段。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传递的信息看,我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但国家经济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他指出,国家经济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生产的前置条件是消费,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盈利,在减量发展的阶段,企业重构新的经营基础,着力提升盈利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冶金设备运维当前面临三大课题:一是对于超低排放改造的设备,运维不当反而会增加成本;二是进入减量化阶段后,很多企业的产线都在快速调整,企业将面对新产线的运维课题;三是未来在柔性化生产过程中如何做好设备运维。

图为周宝东
周宝东表示,协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过程中,应该也必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仅应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应起到平衡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会应该组织联合攻关,包括技术、市场等方面;二是协会的责任应该是集体发声,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起来;三是协会应该和会员单位以及服务的组织一起建立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生态。他还表示,长三角钢协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钢铁技术的发展,做了很多促进产业链发展的工作,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长三角钢协发展,共同推进机械行业、冶金行业的全产业链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

图为包忠峰

图为刘少翔

图为尹孝辉
会上,长三角钢协副秘书长、监事刘少翔作了协会2024年度监事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长三角钢协副秘书长尹孝辉宣读了《关于成立长三角钢铁产业发展协会先进焊接技术专家委员会的通知》,聘任中核二三设计公司总工程师冯英超为主任委员。

图为周金龙

图为程鼎
会议选举产生了长三角钢协一届五次理事会轮值会长,祝瑞荣成功当选。他在当选讲话中就协会理事会的建设与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突出政治性,确保办会方向不偏离;二要坚持学术性,确保初心使命不动摇;三要强化服务性,确保办会质量不滑坡;四要注重创新性,确保发展势头不减弱。随后,中国十七冶集团副总经理周金龙和马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鼎分别作为协会会员代表致祝贺词。
会议还举行了聘任和颁奖仪式,为长三角钢协一届五次理事会党支部、秘书处成员颁发了聘书,为协会先进焊接技术专家委员会揭牌,并为协会各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以及协会先进焊接技术专家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增材制造委员会的专家颁发了聘书。同时,会议为长三角钢协2024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工程奖和优秀项目经理颁发了证书。期间,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毛小东、增材制造委员会秘书长岳健广分别代表各自委员会作了工作总结,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刘海顺就团体标准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燕华、铜陵学院讲师陈闻超、马钢股份公司首席科学家吴保桥分别代表专家委员会负责人、增材制造委员会专家、先进集体进行了表态发言。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秦丰华主持仪式。

图为为长三角钢协一届五次理事会党支部、秘书处成员颁发聘书

图为协会先进焊接技术专家委员会揭牌

图为各项聘书颁发


图为各项荣誉证书颁发

图为毛小东

图为岳健广

图为刘海顺

图为彭燕华

图为陈闻超

图为吴保桥
2024全国冶金设备智能运维高峰论坛同期举行,论坛分别由同济大学教授王彦博、浙江大学正高级工程师金振奋、南京大学教授陈春林主持。
论坛上,南钢金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海洋、上海大学教授任忠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唐荻音、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杨彬、斯派超科技销售经理崔超、太原科技大学教授石慧、马钢集团冷轧总厂公司电气首席师陈立君、华为无线智能传感网络技术专家刘子彦先后作专题报告,围绕冶金设备实时异常监测与故障诊断、即时油液检测、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分别分享了各自在冶金设备智能运维方面的研究成果、企业实践和解决方案。


图为专题报告环节
会议受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太原工业学院支持。来自长三角钢协会员单位,以及钢铁行业及产业链相关高校、设计院、企事业单位的160余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图为《冶金设备智能运维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初稿讨论会(刘经纬摄)
此外,12月20日,长三角钢协还组织召开了《冶金设备智能运维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初稿讨论会,太原科技大学教授张晓红主持会议并介绍了该标准的初稿进展,与会专家围绕该标准初稿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组织召开了协会党支部理论学习,支部纪检委员岳健广带领大家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流动党员管理责任清单、《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进行了学习。

图为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