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贾林海 报道
应馨怡(仓信无损检测设备)摄影
3月27日,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冶金装备分会主办,上海仓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仓信)、仓信无损检测设备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仓信无损检测设备)承办的特钢企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交流研讨会在江苏省太仓市召开。
会议针对我国特钢企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进口依赖度较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围绕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发展之路展开交流与探讨。

会议现场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文金,上海仓信、仓信无损检测设备总经理张瑛,冶金装备分会会长王永建先后致辞。冶金装备分会秘书长王希民主持会议。

王文金
王文金表示,当前,部分特钢企业在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方面仍存在对进口产品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不仅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在设备维护、技术升级等方面面临诸多制约,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推进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替代,已成为特钢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保障供应链安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张瑛
张瑛表示,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是保障钢材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其国产化是推动行业自主可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高端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被国外垄断,如今,一批国内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实现了进口替代,推动了行业整体装备的成本优化。

王永建
王永建表示,过去我国特钢企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较为依赖进口,让企业吃到了苦头,也进一步凝聚起加速推动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的共识。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既是我国特钢企业降本增效、保障生产连续性的迫切需求,又是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的必经之路。

王希民主持会议
在技术交流环节,张瑛做《仓信无损检测 专注无损检测25年》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无损检测中心主任、博导韩赞东副教授做《金属管棒电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主题报告;钢研纳克无损检测事业部总经理张建卫做《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及在棒线材检测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上海仓信专家王品华做《开发国产交流漏磁探伤装置的线路图及成效》主题报告;兴澄特钢无损检测专家吴朔阳做《仓信探伤设备在兴澄特钢的应用评估与技术发展》主题报告;上海知泓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雅红做企业推介,副总经理邓景珊做《核工业无损检测技术与设备》主题报告;抚顺特钢无损检测专家綦晓冬做《抚顺特钢无损检测工作的发展及备件国产化替代进口工作的现状分析》主题报告;上海仓信专家刘志琴做《无损检测设备/备件的国产化之路》主题报告;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左义锋做《超声无损检测设备及国产化替代应用实践》主题报告。

张瑛

韩赞东

张建卫

王品华

吴朔阳

马雅红

邓景珊

綦晓冬

刘志琴

左义锋
当天下午,参会代表分为3组围绕我国特钢企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之路进行了研讨。讨论结束后,分组负责人进行了讨论情况汇报。随后,王永建做会议总结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到仓信无损检测设备参观。


参观现场

参会人员合影(仓信无损检测设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