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报道
记者 朱亚明 摄影

图为钢协三季度信息发布会主席台
  “面对当前发展形势,行业既要坚定发展信心,又要增强行动自觉,充分认识到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0月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5年三季度信息发布会时指出,要遵循“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以供需平衡为原则”的生产方式,着力提升钢材有效供给能力,促进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共同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经营的质量效益。
  会上,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姜维介绍了今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下一步行业的重点工作任务;钢协副秘书长兼市场调研部主任石洪卫、副总工程师黄导、副秘书长兼产业运行部主任姜晓东、规划发展部主任王滨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前三季度行业运行情况——
  产量消费双降 出口量增价跌 环保持续改善
  姜维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钢铁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双降、钢材出口量增价减、企业效益显著改善、环保指标稳步提升。具体如下:
  一是钢铁产量、表观消费量双降,消费降幅大于产量降幅。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我国累计生产粗钢7.46亿吨、同比下降2.9%,预计全年仍将保持同比下降,实现粗钢产量调控目标;生产生铁6.46亿吨,同比下降1.1%;生产钢材11.04亿吨,同比增长5.4%。前三季度,国内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49亿吨,同比下降5.7%,预计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将低于2024年,连续第五年下降。从整体看,钢铁产量和消费仍呈下降趋势,且消费降幅大于产量降幅。
  二是出口量增价减,国际市场多元化。据海关总署数据,前三季度我国钢材出口8796万吨,同比增长9.2%,但出口均价同比下降9.5%,导致出口金额小幅下降1.2%。从整体看,出口呈现流向多元化、品种分散化特点,热轧薄宽钢带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量因反倾销调查减少,而钢坯出口量激增至去年同期3倍,出口均价持续走低。自2021年取消加征关税之后,我国钢坯出口呈连年量增价跌的态势。此外,前三季度我国钢材进口同比下降12.6%至453万吨,均价同比上升1.1%至1692美元/吨。
  三是钢价低位运行,行业效益显著改善。钢协监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93.67点,同比下降9.64%,持续低位运行。但行业效益逆势增长,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达960亿元,同比增长1.9倍,销售利润率提升至2.10%。这一“量价背离”的现象,主要得益于成本降幅大于收入降幅,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收入降幅小于成本降幅1.52个百分点。此外,不同类型企业效益分化明显,大型钢铁集团凭借规模优势和抗风险能力,经营相对稳健,而中小企业经营状况随市场变化波动较大。
  四是能耗排放同比下降,环保指标持续改善。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0.54%,吨钢可比能耗下降0.6%,排水量下降5.88%。外排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 9.22%、15.42%、11.94%,吨钢二氧化硫、吨钢颗粒物、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 12.64%、0.79%、13.55%。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和可燃气体利用率稳步提升,其中高炉渣、含铁尘泥利用率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06个百分点,高炉煤气利用率、焦炉煤气利用率同比均提高0.14个百分点。
  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
  国内外双重挑战下 效益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姜维介绍,当前,钢铁行业正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频发,贸易政策的极不确定性冲击着全球经贸秩序,给钢铁需求带来了负面影响。从国内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高,既对钢铁品种结构优化提出了高端、绿色等更高要求,又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发展前景。但也要看到,钢铁行业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出口预期转弱、供需矛盾加大等困难,平稳运行、效益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一是充裕的供给能力与减弱的需求强度之间的矛盾仍较突出。自2021年起,钢铁行业认真落实国家产量调控政策,粗钢产量稳中有降,今年仍保持同比下降的趋势,但同期钢铁需求降幅更大,供给与需求阶段性错配的矛盾突出。从近期行业运行情况看,供需平衡的压力加大,加强行业自律,坚持以销定产、不要把现金变成库存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二是全球贸易环境趋紧增加钢材出口的压力和风险。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2024年,我国钢铁产品遭受贸易救济原审案件33起,今年以来又遭受25起。近期,欧盟公布将从配额、关税与溯源三方面采取严格的钢铁进口限制措施,美国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印度对我国300系和 400系不锈钢冷轧扁制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叠加各种技术性等非关税手段,我国钢材出口正面临多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出口的压力和风险加大。
  三是经济效益持续低位不利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长期处于1.8%以下的水平,最低降至-2.04%,叠加钢铁企业近年来在环保方面大量资金投入(环保成本占比普遍达到超10%),以及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都需要资金支持,长此以往不足以支撑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此外,钢铁市场当前新的供需动态平衡基础尚不牢固,特别是进入第3季度以来,受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影响,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未如期而至,钢铁行业月度利润水平逐月下降。从历史数据看,第4季度后期将进入钢铁需求淡季,行业实现供需平衡的压力往往会加大,特别是今年9月份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依然为负,钢铁企业在第4季度必须进一步自律控产降库存,尽最大努力减少低价无序竞争。
  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为“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谋好篇奠定基础
  姜维介绍,下阶段,钢铁行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十五五”发展的总体规划,抓好《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方案》)的贯彻落实,围绕“1231”行业发展目标和“232”工作推进体系持续开展工作,适应需求变化,调整生产节奏,促进供需平衡,不断推动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为“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谋好篇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落实《方案》,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钢协将深入学习《方案》内容,组织行业力量配合落实好相关措施,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增强钢铁供需适配性,落实严禁新增产能和产量压减政策,强化科技创新着力高精尖特产品研发,拓展钢铁材料应用,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钢铁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钢铁行业历来有开展对标挖潜活动的优良传统,已成为行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手段,也是应对风险挑战、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法宝。钢协倡导企业加强自律,积极践行“讲信用、重自律、守规矩”的行动准则,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今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经营效益同比明显改善,为全年稳运行、增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础。第4季度,只要全行业加强自律,坚持遵循“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的经营原则,预计今年有望实现2022年以来最好的经济效益水平。
  三是加强调查研究,为钢铁工业“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钢协自去年开始组织开展钢铁工业“十五五”发展规划课题研究,坚持国际视野和系统思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明确了2030 年全面建成全球影响力大、产业独立性强、发展贡献度高的现代化钢铁强国的目标任务,提出“十五五”时期钢铁工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将为钢铁行业接续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参考和支撑。
  四是锚定行业发展目标,持续推动重点工作有序开展。钢铁行业将继续推进落实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着力“强自律、反内卷,调结构、优布局,增效益、防风险,补短板、锻长板”,以促进行业平稳运行、效益增长、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为新型工业化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钢铁贡献。

图为钢协三季度信息发布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