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新年伊始,钢铁行业为适应发展新要求,继续加快进行技术升级步伐,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各项技术指标也在不断突破;与此同时,钢铁行业的生产过程也更加节能、高效、绿色。为展示钢铁行业有关企业进入“十四五”的新面貌,本版特集中刊发唐钢、梅钢、武钢等企业在炼钢、连铸、轧钢等工艺上的指标优化、技术升级情况,供读者参考。
本报讯 1月21日,河钢唐钢不锈钢公司连铸生产线亚包晶钢生产拉速实现1.7m/min,铸坯质量满足生产要求,该钢种连铸机拉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国内亚包晶钢最高拉速一般在1.4m/min以内,只有少数几家钢企达到1.5m/min。为全面提高连铸机生产效率,河钢唐钢成立由炼钢专业牵头的专项攻关小组。一方面,该小组与北京科技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国内著名冶金高校合作,通过大数据统计确定了结晶器弯月面钢液流速与质量的关系模型,基于该模型,对高拉速条件下的SEN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连铸氩气操作和插入深度,降低了高拉速下的铸坯振痕深度。另一方面,该小组积极探索该钢种拉速提高后的液面波动问题,优化冷却水强度,增加坯壳厚度,降低坯壳鼓肚;与保护渣厂家结合,开发出适用于高拉速的亚包晶钢专用保护渣。此外,攻关小组自主开发了“钢种—保护渣”定量匹配计算模型、抗鼓肚补偿模型、铸坯表面振痕模型等一系列功能配置,使得连铸机生产由模糊的“黑洞理论”转变为定量性研究,用数据指导岗位工的生产操作。 (张燕平 刘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