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民 王继斌
今年初以来,昆钢楚丰新材料集团以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不断夯实党建工作,深入剖析生产经营形势,全面落实产量、销量、新产品、残钛利用四大倍增计划和质量提升行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第一季度,该公司生产经营保持了累计持平、现金流为正的良好态势,钛锭产量同比提高22.87%,钛材销量同比提高597.8%,销售收入同比增加8147.92万元,其中1月份钛锭产量突破750吨,1月份和3月份钛材销量均突破600吨,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提质增量创效益
在对标管理及产量提升方面,围绕2021年生产经营目标,楚丰新材料集团持续开展对标缩差、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建立了“三维三级”(即以支撑业绩合同规定的利润指标的钛产品销量为标杆设立一级指标、以与销量配套的全面预算指标为标杆设立二级指标、以近5年历史最好水平为标杆设立三级指标)83项指标,制订了“一部一册、一人一表”任务分解清单。各分(子)公司、生产单位按照公司统一安排部署,落实主体责任、分解细化生产任务,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在钛材产品质量提升方面,该公司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其下属单位——云钛、攀云钛、云宏钛组织钛锭等级率质量提升专项工作,生产运行中心组织工艺技术和质量检验人员进行“锭变材”轧制工艺管控、表面质量改进等;建立按月按吨奖励一、二级品,考核四、五级品的奖惩体系,力争今年底消灭四、五级品。经过熔炼工艺的不断优化调整,再加上设备稳定性的提高,第一季度,该公司毛坯等级率较去年同期提升6.74%;板坯质量得到提升,外协热轧钛卷质量也更加稳定,热轧卷三级品及以上等级率较去年同期提高15.3%。
在残钛料熔炼方面,该公司加强组料、熔炼工艺设计、铸锭表面质量监控。第一季度,为降低成本,该公司通过残钛料回收利用,熔炼毛坯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39.07%,自产的锭头、坯头、边丝、钛屑等残钛料100%得到综合利用。
在新项目建设方面,攀云钛4号EB炉(电子束冷床炉)和云钛冷轧机组投入试生产,实现了冷轧多品种批量生产。在设备管理方面,该公司组织开展了以EB炉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提升行动,优化生产组织、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提供了保障。
营销模式再创新
围绕钛材销量翻番,实现全年7000吨以上销售的基本目标,该公司加强营销模式与营销机制的创新,整合营销资源,积极开拓营销渠道。在现有营销点的基础上,该公司布局华南、辐射华中,打造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借力“科改示范行动”,加大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激励力度,打造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销售团队;加强销售渠道管理,发展终端客户,细化产品分类,提高基础产品销量,加大核心产品推广力度,加大新产品市场拓展力度;加强市场研判,抢占市场先机,适时采购、销售,实现效益最大化。
成果转化谋发展
2021年,该公司围绕新产品倍增计划,全面落实工艺技术水平、质量水平提升和技术经济指标改善工作。第一季度,该公司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实现多点突破,为公司扭亏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云钛“双联熔铸无锻直轧钛合金锭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该成果形成了短流程、低成本、高品质的先进钛锭生产工艺;云钛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成本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课题通过专家组验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耐蚀高强度大口径钛合金无缝管、高性能卷焊钛管及其配套高品质宽幅-大卷重钛带低成本制造技术的发展;攀云钛4号EB炉“一机双流”热负荷试车成功,同时熔铸出两根直径为390毫米的高品质钛圆锭,标志着攀云钛在生产制造大型高端钛及钛合金铸锭熔炼设备技术上实现重要突破,为提高该公司全年钛锭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冶金报》(2021年5月12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