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孔庆保 实习记者马国君
6月1日上午,承德钒钛钛产线营销室内一派繁忙景象,营销团队正在电脑前细致分析区域市场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切实把市场机遇牢牢攥在手中。
今年初以来,承德钒钛发挥营销和技术优势,持续发力钛产品结构调整和成本控制,不断提升钛产品创效水平。前5个月,承德钒钛钛产品销量同比提升13.36%,重点产品售价同比提升近百元/吨,产品质量合格率和合同兑现率均达到100%,工序综合制造成本同比降低8.84%。
瞄准细分市场——
开发高创效钛产品
6月2日11时,300吨粒度为60网目的低硫低硅细磨钛精矿顺利下线。经过全流程严格检验,品位、粒度等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满足了客户四氯化钛、海绵钛等高端产品提质增量的需求。这已经是该客户在2个月内第3次追加订单。
今年初以来,承德钒钛钛产线聚焦“两个结构”优化,将研发高品位、高精度、高性能的钛产品作为发力点,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保持原有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营销人员与高端钛产品制造领域客户深层次对接,详细掌握了目标客户对所用原料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积极构建长期合作关系。
营销人员进一步关注细分市场,准确获得该客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小微团队走出去、跑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深入研究分析,发现市场上一种用于高炉护炉的低硫、细磨钛精矿需求量及利润空间很大。面对难得的机遇,该团队加大产品推荐力度,成功与华北地区某客户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在西南市场走访中,该团队发现钛白粉和钛金属领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获得了批量化订单。
随着多领域客户订单纷至沓来,该产线技术团队和产品研发人员依托河钢集团研发平台和自身工艺优势,针对钛白粉和高钛渣客户对产品粒度、元素比例等方面的个性化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关,完善了全流程质量监控系统,通过降低硫含量等12项措施,实现了低成本条件下快节奏兑现订单,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开展工艺优化——
提高钛元素回收率
5月15日8时30分,钛产线质量工程师常明正在生产现场仔细观察着钛元素回收率的变化情况,当看到数据稳定且达到设定目标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目前,我们推行的新生产工艺带来了两个新进步。一是实现了用低品位钛矿资源制造出钛元素含量高的钛产品,将钛资源回收率提升至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二是通过技术攻关建立起了效益优先的柔性化生产组织模式,工序制造成本稳定降低,为钛产品全面增产提质创造了条件。”常明介绍道。
承德钒钛钛产线原料来源以当地钛矿资源为主。今年初以来,钛矿品位有所降低且出现波动,而且矿物组成越来越复杂,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挑战。
对此,承德钒钛眼睛向内想办法,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制订出了保障钛资源回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工艺路线。
技术人员开展了重磁选全流程组合选别、粗粒磨矿分级系统优化、浮选工艺及药剂研究等一系列技术攻关,反复试验确定强磁和重选工艺关键参数、优化旋流器开启组数和沉沙口尺寸、摸索浮选药剂加入量等,强化科学配矿,采取分采、分装、分运的方式,快速实现了钛元素的经济高效回收,从根源上保障了钛产品的高附加值。
同时,该产线把月产量、质量、成本指标分解到每周、每天、每班,合理控制工序工艺参数,提升生产流程运行的稳定性,坚持对生产指标实施日分析,加快推进单班组成本日核算体系落地。今年前5个月,在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的前提下,该产线工序综合制造成本同比降低8.84%,重点指标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中国冶金报》(2023年06月28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