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贾婷婷
今年初以来,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紧紧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牢牢立足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绿色+”贯穿制造业发展的始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构建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生产方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产品向绿——
“包头造”含绿量不断提升
近日,由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股份)与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百吨级氢燃料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矿用自卸车正在进行性能测试,与等吨位柴油动力矿用车相比,该车型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15吨,约等于600辆乘用车的碳排放量。
北方股份实施技术创新带动产能增长的同时,通过低碳、循环生产模式增加产品“含绿量”,只是包头稀土高新区众多绿色制造企业的缩影。
作为以发展工业经济为支撑的国家级高新区,包头稀土高新区近年来始终积极“碳”寻新赛道,高度重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加强与相关产业政策的衔接,积极扶持先进绿色典型,充分发挥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日前,经申报单位自评价、第三方机构评价、盟市初审推荐、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组审核、网上公示等环节,驻区部分企业获得“绿色工厂”殊荣,部分企业产品获得“绿色设计产品”殊荣。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驻区企业不断迸发创新动能,众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企业不断涌现,绿色已经成为该区企业发展的“主色调”,稀土高新区也因此获批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
技术向绿——
企业生产开启低碳模式
在“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金力永磁给出了答案。
走进该企业办公楼,“全球首家稀土永磁行业净零碳工厂”的标语映入眼帘。去年,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向金力永磁总部颁发了“PAS2060碳中和达成宣告核证证书”,标志着该企业在碳中和方面做出的努力已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
依托技术的领先优势和生产的规模优势,目前,全球前10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有8家是金力永磁的客户,全球前10大节能变频空调生产商有7家是金力永磁的客户,全球前5大风电整机厂商有4家是金力永磁的客户。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年产20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扩产项目,致力于打造全球单体最大的烧结钕铁硼工厂,借助新能源产业崛起的东风,快速占领国内外市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金力永磁总经理苏权表示。
工业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技术创新和绿色制造则是重要推动力。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围绕《包头市工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抓住国家发展氢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的机遇,加速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发展进程,通过企业引领、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园区运作、集群推进、循环发展模式,铺好传统产业更新换代、现代能源产业项目转化增值、新引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转型之路,走上了从“向能源要效益”的传统模式到“向绿色要效益”的转型之路。
产业向绿——
低碳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托“风光无限”的独特资源优势,在包头大力发展绿色晶硅光伏产业、全力建设“世界绿色硅都”的大好形势下,今年,双良新能科技一期5吉瓦超级光能高效组件项目已全面投产运行。该项目属于光伏产业链终端产品类项目。至此,包头稀土高新区着力打造的双良光伏新能源产业园已初步形成100吉瓦单晶硅材料、80吉瓦单晶硅配套新材料、20吉瓦(一期)光伏组件的产业规模。
当前,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正以双良集团、中国中车、天顺风能、金风科技等多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上市企业为支撑,延链、强链、扩链、补链,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助力包头成为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中国冶金报》(2023年11月22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