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笑 通讯员 王域西 张浩 杨雅娟 张云涛 储韧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冶集团及所属企业在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采取各项举措加快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迅速回到正常生产、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五一”前夕,中冶集团部分企业开展了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企业开放日活动。其中,《中国冶金报》记者分别跟随中国五冶、中冶建研院、中国十九冶、中国二十冶以视频会议方式开展的“国企顶梁柱”云端开放日活动的镜头,记录了新时代中冶人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良好形象。
中国五冶:劳动竞赛促生产
4月2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冶集团“国企顶梁柱——劳动竞赛促生产”企业开放日云端宣传活动五冶分会场在中国五冶集团成都世界大运会东安湖公园项目现场举行,中国五冶集团工会代表、东安湖公园项目职工代表、建设者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弘扬劳动者精神,通过劳动竞赛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助力重大项目达产超产。东安湖公园项目是四川省重点项目和中冶集团20大重点工程,活动当日,该项目部在当前最紧要的湖底下穿隧道施工现场举行钢筋龙骨安装劳动竞赛誓师大会,来自下穿隧道4个工段的80名工人代表庄严宣誓,承诺将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全力以赴确保下穿隧道钢筋龙骨安装重大节点如期实现。
据悉,湖底下穿隧道是东安湖公园的重要子项,是连接大运会主会场馆片区和中央活力区的交通要道,按计划需在雨季来临前封顶回填,为后续公园湖区蓄水、植绿创造条件。因此工期十分紧张,尤其是隧道所需的钢筋龙骨必须在5月底安装到位并完成混凝土浇筑。经过日夜奋战,目前钢筋龙骨安装施工正迎来高峰期。为进一步凝聚士气,激发斗志,该项目部决定在4个工段之间开展劳动竞赛,形成你争我赶、比学赶超的大干氛围。
活动期间,中国五冶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企业劳动竞赛的开展情况。多年来,在五冶各级工会的精心组织下,劳动竞赛已发展成一项全系统参与、各部门联动、常态化开展的重要活动,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比担当、比业绩、比奉献的良性竞争氛围,对助推项目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今年,面对疫情威胁和复工复产艰巨挑战,中国五冶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各项要求,将狠抓防疫和复工复产作为第一季度劳动竞赛比拼的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促进了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重点项目加速复工复产,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前进,实现了逆势增长,取得了第一季度“开门红”,更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彰显了央企责任担当和社会形象。
当前正值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和全力冲刺达产超产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凝聚士气、鼓舞干劲,中国五冶集团工会以第二季度劳动竞赛为依托,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号召全体员工大干100天,全力抢回因疫情造成的损失,全面实现达产超产,以昂扬姿态为经济社会迅速恢复和发展做贡献,彰显“国企顶梁柱”风采。”
中国五冶成都东安湖项目常务副指挥长郑大福表示,劳动竞赛是调动作业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当前项目湖底隧道施工任务重,工期紧张,因此,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开展劳动竞赛,能够在广大工人中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以更加精湛的技能高效的服务于岗位工作,更好地为大运会建设出力。

图为中国五冶劳动竞赛现场。
中冶建研院:铸就青年一代的“国企顶梁柱”新形象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4月28日,在中冶集团党委宣传部的统一指导下,中冶建研院采用“北京+河北”异地视频连线的方式,跨越地区的界限,开展“国企顶梁柱——硬核担纲 不负韶华”五四特色企业开放日云端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展示了新时代中冶团员青年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良好形象。此次活动以“国企顶梁柱——硬核担纲 不负韶华”主题团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的优秀青年代表心得分享、“云参观”施工项目现场及媒体交流的方式进行。活动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青年在中国每个关键历史时刻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青年人在中冶建研院60年来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担当和贡献,并以“云参观”的方式,向参加活动的青年和媒体展现了中冶建研院中冶节能环保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熔融钢渣有压热闷技术及装备”,在河钢集团产业升级及宣钢产能转移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等内容,在打响“中冶品牌”的同时,持续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员工跟党走、听党话,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并付诸行动,不畏艰难,勇担责任,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中冶建研院中冶节能环保公司总经理李惊涛在讲授主题团课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六点要求,对公司团员青年如何成为真正的“国企顶梁柱”,提出两个建议:一是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行动起来,号召全体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大业中来,不断主动加强学习,敢于创新、勇立历史潮头,并传承中国青年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立足本职工作,做好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大业进程中的一颗“螺丝钉”,怀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赤子之心,有志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中冶建研院中冶节能环保公司2019年度优秀青年刘长波在疫情期间顶住压力,克服困难,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为公司区域环境事业的开拓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号召公司每一位青年人,要从自己做起,做强大的自己,勇于担当责任和使命,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环保新要求,不断推陈出新,不负韶华。
中冶建研院2019年度工程管理先进个人、固废工程部副经理、河钢乐钢钢渣处理项目部项目经理杜洪涛分享其带领项目部成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确保该项目正常复工复产,保证对业主的工期承诺。他说,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没有局外人,作为一名中冶青年,每个人都需要做到工作认真到位,多思考、多行动,才能保证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在打造中冶品牌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价值,只有这样,当我们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才能无怨无悔。
中冶建研院中冶节能环保公司党委书记彭犇作活动总结讲话时指出,这次云端企业开放日活动,是企业创新开展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一次尝试,为今后丰富活动开展类型和形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新时代的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对新时代青年来说,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够付诸行动,一生真情投入、一辈子耕耘不止,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机遇、担当时代使命,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新的奇迹。

图为中冶建研院企业开放日活动会场。
中国十九冶:以技能比武促项目创新上水平
全力以“复”保生产,争分夺秒齐奋战。4月28日,在中冶集团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中国十九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以“国企顶梁柱——劳动竞赛促生产”为主题,将劳动竞赛与企业开放日云端宣传活动相结合,通过“现场技能比武+云端视频参观”的方式,在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项目部组织开展了云端宣传活动。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在项目部现场的18名工人分成砌砖和绑钢筋比赛小组,迅速冲到各自的比赛区域,投入紧张的比拼中。身手敏捷地把铁丝绕过钢筋,一丝不苟地测量、排砖、砌角……随着直播主持人、项目经理李世勇的直播镜头,记者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绑钢筋、砌砖技能竞赛。比赛期间,李世勇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意义和推进情况。他介绍,该项目为市政有轨电车项目,全长约20.3公里,共设站28座。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有效连通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客运专线,连接离堆公园片区、滨江新区、中兴片区、青城山片区等区域,与成灌铁路共同构建都江堰市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该项目坚持科学防控疫情,文明有序复工,在3月初实现全面复工的基础上,目前正全力拼抢进度,争取把因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他表示,项目部将充分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全力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为都江堰打造国际化生态旅游名城贡献“西部铁军”力量。
直播中,中国十九冶工会副主席曾伟介绍了公司2020年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实施方案。他表示,举办此类劳动竞赛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加快推进项目生产经营早日步入正常轨道,迅速掀起施工现场大干快上热潮,另一方面在于激发项目部员工立足本职、勇创佳绩,形成“学赶先进创一流、精细管理促发展”的氛围,促进项目各项工作不断创新上水平。
随后,中国十九冶安全环保部负责人张宏分享了项目部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介绍了有序复工复产的具体措施;项目部安全总监陈祥军介绍了项目部结合都江堰打造国际化生态旅游名城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绿色环保和安全文明施工重点工作;质量技术部负责人杨大军阐述了项目部在推行智慧工地建设,体现互联协同和科学管理方面的成效。
在经过项目部管理技术人员认真评点后,比赛当场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举行了颁奖仪式。此次企业开放日云端宣传活动,向社会进一步展示了中冶集团和中国十九冶的品牌形象和“国企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图为中国十九冶技能比武比赛现场。
中国二十冶:锻造高质量“钢筋铁骨”
4月18日,记者在“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沙钢五干河钢渣处理线项目云端企业开放日”活动中了解到,中国二十冶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主力军,在新冠疫情突发的严峻形势下,克服困难,众志成城,“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实现防疫复工达产“两手硬,两战赢”。
中国二十冶严格按照中冶集团“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战略定位,以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他们在沙钢五干河钢渣处理线项目中,紧紧抓住质量管理不放松,大力开展质量攻关提升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扎实提高管理质量,持续打造国家队核心竞争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项目自成立以来,就有着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形成了19个质量相关管理规定。这些管理规定具体到实践应用中,又是如何发挥效果的呢?
“那就是狠抓制度的落实。”该项目总工程师卢有琳说:“本工程土建、钢结构穿插施工,钢结构总重6163吨,机械设备约1368.5吨,电气设备约24435台,设备安装量大、安装难度高、战线长、工期紧,必须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上把好质量关,如设立质量检查点、混凝土浇灌令,钢结构三维建模等,机械、电气和管道安装严格按冶金规范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严格按中冶集团的标准化检查样表执行,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严格把控。坚持碰头会和图纸自会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分级分层控制,使项目整体受控。”
“尾渣库是钢渣的成品库,经过生产线‘磨,筛,选’处理后的成品全部通过皮带机运送进来,在这里直接卸料或再分选、深加工,钢渣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100%,实现零排放。”该项目工程部长储韧在活动中介绍。
据了解,该成品库为单层钢结构厂房,长229.5米,宽67.5米,分为两跨,跨度分别为35米、31米,建筑高度分别为17.7米、23.7米、27.7米。由于2019年11月20日才确定最终图纸,中国二十冶需要在48天内完成3624件构件的安装,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工期变得尤为紧张。中国二十冶充分展现“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强大实力,迅速行动,实施“点对点”包车接送,仅用10天时间就组织240余人复工。机械方面,他们连夜调进1台100吨履带吊,同时安排1台70吨汽车吊和1台25吨汽车吊配合,短短几十米的路上站了3台吊机,相互制约,但项目工人师傅熟练指挥吊车操作提升、移位到准确就位,就像打空中太极,完美的配合,让监理和业主看了纷纷拍手叫好。
中国二十冶人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做到“施工与疫情防控两不误”,3月18日,61条皮带机同步运转,转炉、电炉钢渣从原料库一路畅行,历经1次棒磨、筛分,2次棒磨进入尾渣库的成品钢仓内,实现了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成为沙钢集团防疫复工达产后的首个投产工程。
“通过钢渣新加工线的完美变身,解决了原来钢渣处理加工线设备陈旧,环保设施陈旧的问题,实现了钢渣尾渣全部进仓。随着钢渣加工线的全面投入,100%解决沙钢的钢渣尾渣处理问题,达到零排放要求,还了地方一片绿水蓝天,也为绿色长江建设出份力!”业主方相关领导对中国二十冶的建设成果称赞道。
目前,中国二十冶将继续以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为目标,与沙钢集团强强联合,为共同打造好百年沙钢而努力。
《中国冶金报》(2020年04月30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