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由中国五冶承建的滁州市目前体量最大、安置人数最多的民生工程——清琅别院项目。
本报通讯员 苏天一
今年初以来,中国五冶集团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紧紧围绕“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多措并举保就业、保民生,确保企业在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践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国企顶梁柱”作用。
紧紧抓住保就业保民生的“基本盘”
保就业、保民生,首先要保住市场主体。在复工复产期间,中国五冶通过科学合理的复工“作战图”,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切实确保了除在武汉外的330余个项目在3月上旬全部复工,创造现场作业岗位达7万余个。在这过程中,中国五冶通过出台阶段性“硬核”措施为农民工发放“安心礼包”,对农民工在复工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个人防护等成本予以补贴;对产业链条上的小企业,在疫情防控、周转料具机械等方面予以帮扶,切实分担压力,共克时艰,帮助广大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在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中国五冶还全力参与安置房、医疗健康、旧城改造、教育、灾后重建、脱贫攻坚等70余项民生工程建设,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懈努力。
在宜宾珙县教育系统灾后重建项目中,中国五冶项目团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有序推动珙县一中教学楼一期工程建设复工复产,并确保了项目于2020年4月份竣工交付。同时,中国五冶项目团队在西藏那曲市班戈县德庆镇35kV输变电工程项目中克服当地多重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发挥企业优势,确保了项目在6月30日成功送电,让贫困地区人民由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在大凉山“安全房”住房建设等项目中,中国五冶项目团队聚焦民生,服务发展,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担当央企责任,为贫困群众住上“安全房”保驾护航。
高质量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中国五冶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在建筑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组建建筑技术帮扶队伍,深入四川省凉山州、贵州省德江县等地投身于脱贫攻坚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巡检工作中,多策并用扎实做好工作,为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出五冶力量。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四川省凉山州今年将确保余下17.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此,中国五冶的扶贫干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扎根大凉山,义无反顾,时不我待,为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全力冲刺。
喜德县是四川省2020年计划脱贫摘帽的最后7个县之一,2020年喜德县还剩5000多户农房建设任务。今年以来,为了打好“收官之战”,中国五冶派驻喜德县扶贫干部秦永红春节刚过就第一时间返回喜德县开展工作,组织局内各股室、省厅帮扶专家加紧制订督查方案,并带队赴各乡镇、村进行督查指导,严格把关。在督查过程中,秦永红一旦发现问题,总是耐心地给农户讲解,对乡镇、村干部和施工单位进行指导督促。
在下乡督导脱贫攻坚农房建设的同时,秦永红还注重检查当地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叮嘱老乡们注意防护,加强室内通风、避免人员聚集等,并手把手教老乡们如何佩戴口罩,安全使用消毒液、酒精等消杀用品。
而在雷波县,中国五冶派遣的建筑技术扶贫帮扶工作队队员们也在马不停蹄奔走四方。今年雷波县全县47个乡镇还剩1245户“三类及特困人员”和3780户土坯房改造。为了摸清住房改造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中国五冶扶贫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也从今年初开始即抓紧时间,按照全县统一安排对三类人员及土坯房逐户逐人逐项排查,确保底数清,同时对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问题进行同步摸排,把短板补得更扎实。
《中国冶金报》(2020年08月27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