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党建引领聚合力 转型发展结硕果
——中国一冶天津公司深耕京津冀市场、转型发展之路(一)

2021-07-27 08:37:00

  由中国一冶天津公司承建的天津钢管公司第二套轧管工程荣获“鲁班奖”。
  
  天津钢管工程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冶金、化工、有色、交通等协会评选为“新中国60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由中国一冶天津公司承建的天津北辰管廊项目主体管廊工程。
  
  在天津钢管公司460PQF主轧机安装现场,一冶人正在紧张地安装与调试。
  
  由中国一冶天津公司承建的天津海洋工程综合研发楼完工
  

 

  

  本报通讯员 信常辉 邓坤蕊
  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近日,由中国一冶天津公司承建的国内首个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基地──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综合研发楼和天津市北辰区地下综合管廊监控中心先后完工,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综合研发楼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的试验中心,交付使用后将为海油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保证。
  天津市北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包含道路、桥涵、排水、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园林、建筑等项施工内容,是天津市重点民心工程。在该项目施工中,该公司引入了“设计、施工、运维”的全过程BIM技术,项目BIM成果相继荣获海河杯和全国市政杯BIM大赛等奖项。该项目建成投用后,中国一冶不仅负责管廊系统状态监控运营、维护,还承担着地下综合管廊的综合运营管理任务,可全程高清监控管廊运行情况,第一时间快速处置突发事件。
  在该项目竣工现场,中国一冶天津公司负责人吴俊感慨万千:“中国一冶自1988年为建设天津大无缝钢管工程进驻天津市,先是成立了一冶天津‘大无缝’工程指挥部,后来发展成为一冶天津分公司,至今在天津已驻扎了30多年了。按照立足天津、延伸京冀和华北地区的发展思路,企业扎根天津,深耕区域市场,前期以一冶传统的冶金建设为主,2009年以后则抢抓机遇,转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充分发挥央企国家队的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打造精品工程,赢得市场好口碑,在地下管廊等领域成为行业领头羊,由冶金建设国家队转型为基本建设主力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天津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公司在册职工人数400余人,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成为中国一冶最大的外地分公司,并被中国一冶打造为第二个总部。”
  建设大无缝  两获鲁班奖
  中国一冶是建国初期为了建设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武汉钢铁公司,于1952年开始组建,1954年正式成立的国有大型冶金施工企业。
  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来到武钢一号高炉,亲切接见了武钢建设者。共和国领袖的亲切关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一冶人,为圆祖国钢铁梦而矢志不渝。
  60多年来,中国一冶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建成了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钢铁产能,“中国冶建第一军”的威名响彻大江南北,共和国史册铭刻着中国一冶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历史功勋。
  2012年6月27日,天津钢管公司在天津大礼堂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庆祝天津钢管工程热试成功20周年。中国一冶作为承建天津钢管公司的功勋集体,受邀参加庆典。
  天津钢管公司在天津被习惯称作为“天津大无缝”,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管材生产基地和中国能源工业钢管基地,结束了我国石油套管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20年来,天津钢管公司无缝钢管年生产能力由50万吨达到350万吨,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在天津无缝钢管工程建设中,中国一冶承担了炼钢、连铸(PU1)和管加工(PU3)的全部机械、电气设备安装和调试任务,机电设备总重2万多吨。中国一冶将该项工程作为重中之重,调集精兵强将,仅用15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炼钢、连铸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任务,于1992年6月27日顺利炼出了第一炉合格的钢水并浇注出合格的圆钢坯。此后,仅用1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管加工的机电设备安装和单机调试任务,1993年11月第一批生产的石油套管下线。在该工程建设中,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工程现场视察。
  1996年,该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质量奖——“鲁班奖”。
  2003年,天津钢管公司又将新建第二套轧管工程交由中国一冶施工。该项目的主要产品为油井管等高品质钢管,年产量为40万吨。该生产线采用了国外的新技术,关键技术设备PQF轧机机组,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先进的轧机设备。其中,穿孔机的安装是整个设备安装中难度最大的一道工序。德国进口的穿孔机净重86吨,该跨区的4台天车,最大起重能力为30吨,根本吊不动。唯一的办法是在现场立抱杆整体吊装,但要费时1个多月,不仅工期大大延迟,而且要多投入300万元。如何既节省工期、节约成本,又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地安装到位,成为当时摆在甲方、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面前的一道重大技术难题。
  为此,中国一冶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仔细分析、精密测算、反复勘查和论证后,大胆提出将设备拆解后组装的方案。该方案一经提出,立即遭到甲方和德国专家的坚决反对。在他们看来,在施工现场,没有专业的厂房和设备,1台先进的设备拆散了,万一还不了原或精度达不到原来的设计怎么办。经中国一冶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争取,最后还是决定采用这一方案。在随后的两天两夜里,现场技术人员将设备小心拆解,做好记录,然后吊装归位,精细组装,最后该设备丝毫不差安装到位。就这样,一个高难度的技术问题被一冶人攻克了,外方专家和甲方人员连连称赞。
  该工程于2003年11月20日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批高质量的无缝钢管。2005年,该工程再次荣获“鲁班奖”。
  信守承诺  赢得信任
  中国一冶信守“工期、质量、服务”的承诺,赢得了业主的信任。20多年来,中国一冶天津公司参与承建了天津钢管公司从开始到年产350万吨无缝钢管的一系列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
  ——2006年,中国一冶施工的天津大无缝二炼钢特殊钢改造工程投产,填补了天津市没有冶炼不锈钢厂家的空白。
  ——2007年建成的天津大无缝φ460mmPQF轧机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条大口径三辊PQF轧管机生产主线,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口径连轧机组。中国一冶在460PQF轧机改造项目中承担的安装任务主要有:PQF轧机全部设备、除尘系统和配套项目等工程。该工程自2006年9月20日全面进入设备安装,至2007年1月26日轧机组热试。在120多个日日夜夜里,一冶人克服了设备到货晚、变更多、工期紧等诸多困难,披星戴月、昼夜施工,确保了工期与质量要求。其间,他们共安装完成各种管道约45000米、变压器18台、盘箱柜770台及各种规格的电缆约400千米,设备安装总量约4500吨。
  ——2008年4月25日,由中国一冶承建的天津天管集团公司φ258mm轧机一次热试成功。该工程是天津市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天津钢管公司的效益工程。φ258mm轧机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也是第一台投入使用的侧向换辊PQF-PLUS连轧管机组。其主要设备有锥形穿孔机、六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三架芯棒支撑装置等,设备安装总量约2000多吨,全部由中国一冶天津公司负责安装。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到货晚,负责制造PQF轧机的外方为节约时间,将原配套的设备全部改为散件进场,由一冶人现场组装,共计145箱、重约1500余吨设备零部件,给设备安装带来了极大困难。为确保该工程按期、优质完工,一冶人迎难而上,实行24小时连班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项目建设,确保了天津天管集团公司φ258mm轧机一次热试成功。
  2009年,由中国一冶承建的天津钢管工程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冶金、化工、有色、交通等协会评选为“新中国60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还有多项工程获评全国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在巩固天津钢管公司市场的同时,中国一冶天津公司还开拓了天津市及周边地区的冶金工程项目。另外,在立足冶金建设市场的同时,中国一冶天津公司也积极拓展非冶金市场,先后承接了天津、北京和河北等省市的工业和民用项目。
  一场转型发展的大幕也正在中国一冶天津公司徐徐拉开……
  《中国冶金报》(2021年7月27日 05版五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