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南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效果图。(中冶南方 供图)
本报通讯员 南方
新年伊始,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在玉昆钢铁4×100吨转炉工程现场,铁水线正在有序施工,为后期“无人化铁水运输”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在马钢2×150吨转炉炼钢及精炼工程现场,正在进行转炉和氧枪的带水、带气调试,为后续“一键炼钢”做好准备。
为钢铁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由中冶南方自主研发的“智慧炼钢一体化平台”,将在玉昆钢铁、马钢这两个典型的现代化炼钢项目中,为钢铁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智慧赋能”的实现,离不开中冶南方在钢铁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对炼钢工艺技术的透彻理解。近20年来,中冶南方在国内外60余家大型炼钢厂承接了96座转炉/提钒炉、94座脱硫站、42座RH精炼炉、88座LF精炼炉,公称容量范围涵盖100吨至320吨。
在九省通衢处建成的武钢第三炼钢厂,实现了国内转炉工程在产能和技术上质的飞跃;在八皖大地上建成的马钢四钢轧320吨转炉工程,开启了中国300吨级别转炉自主设计的先河;在齐鲁大地上建成的日照钢铁3×300吨转炉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工程公司总承包的最大吨位转炉炼钢工程……
凭借数百项炼钢工程积累的宝贵数据和成熟经验,中冶南方自主研发“智慧炼钢一体化平台”,正朝着更绿色、更低碳、更智能的冶金建设新方向大踏步进军。
引领炼钢生产全工序
驶上智能化发展快车道
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以数字驱动云平台为支撑,中冶南方智慧炼钢一体化平台,由工序智能化系统和管控智能化系统组成,可实现炼钢全流程操作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冶炼可视化、管理高效化,引领炼钢生产全工序驶上智能化发展快车道。
“智慧炼钢一体化平台”的领先优势包括:提升效率,通过一体化管控、集控、工序智能化建设,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以2×120吨转炉为例,经测算可提升产量60吨/天,年提升产量18000吨。降低成本,通过智能化工厂建设,实现炼钢辅料优化利用。以2×120吨转炉为例,吨钢辅料成本节约10%,经测算可降低成本约3000万元/年。人员优化,通过智能化建设,某钢企两座120吨转炉,经测算可优化岗位约70人,节约人工成本约1200万元/年。
智能化炼钢典型工程实例
晋南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炼钢系统工程:该项目是山西省钢铁行业升级改造重点项目、临汾市环保摘帽重点工程之一,成功打造了高效绿色、智能环保的标杆工厂,人均产钢量约2000吨,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冶金行业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该项目应用中冶南方的“智慧炼钢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一罐到底、全程自动加揭盖、一键炼钢和全智能检化验等功能。
马钢新特钢项目2×150吨转炉炼钢及精炼工程:该项目应用一系列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装备技术,全面落实高起点、高标准的设计与施工要求,聚焦中国宝武优特长材专业化平台公司的战略定位,承担了马钢特钢产业做大做强做精的历史使命。该项目应用中冶南方的“智慧炼钢一体化平台”,实现了远程倒罐、脱硫自动扒渣、转炉自动出钢、钢水温度预测、远程废钢配料、一键炼钢、天车物流和全厂集控等功能。
玉昆钢铁产能置换升级项目4×100吨转炉工程:该项目是中冶南方近年来承接的规模最大的全流程钢铁基地项目中的一环,也是打造“云南绿色钢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自主核心工艺装备技术及绿色化、智能化的前沿技术,打造大型联合钢铁企业样板工程。该项目应用中冶南方的“智慧炼钢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无人化铁水运输、一键炼钢、全智能检化验、钢水温度预测、脱硫自动扒渣、转炉自动出钢、天车物流及全厂集控功能。
越南和发二期榕桔炼钢2×300吨转炉总承包项目:该项目是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大背景下,继和发榕桔5×120吨转炉工程后,又一个成功“走出去”的典型案例,是越南顶尖钢铁生产企业和发集团实施产业产能扩张战略的重要一环,将助力中国钢铁技术输出海外,走向世界。该项目应用中冶南方的“智慧炼钢一体化平台”,实现了铁水一罐制、一键炼钢、转炉自动出钢、铁包自动加揭盖和实时烟气分析功能。
在创新迭代的不懈实践中,中冶南方已然开创炼钢高端智能新局面,为行业转型升级、钢企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冶金报》(2023年02月28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