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溜筒河岸疾风劲 金沙江上建设忙 ——中国十九冶承建溜筒河特大桥纪实

2023-05-09 15:32:00

  自溜筒河绵延荡荡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危峰兀立,疾风盘旋。倘至亭午日央,如斯如怖,流金铄石也。溜筒河,上游称美姑河,以下称溜筒河,是川藏界河金沙江的支流。因过去河上无桥无船,只能用藤索滑至彼岸,故称溜筒河。
  2022年6月,“西部铁军”中国十九冶来到了溜筒河岸。抬头是毫无雕饰的峭壁陡坡,脚下是湍急奔涌的溜筒河。在这里,我们要修建一座拱圈净跨300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凉山州政府将其命名为“溜筒河特大桥”。溜筒河特大桥作为G4216线屏山新市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性工程,也是全线地质条件最为陡峭的一段。山高浪急之处,便有“西部铁军”筑桥铺路。自承接溜筒河特大桥钢结构项目以来,参建项目的全体人员攻破了来自技术工法、高温疫情等各方面的困难阻力,在一穷二白的项目现场,保住了每一次的攻坚节点,树立起中国十九冶诚信履约的品牌形象。
  湍急奔涌的溜筒河上
  溜筒河特大桥钢结构项目,全桥段位于凉山州雷波县境内,桥梁全长489.5米,拱肋净跨300米,其山势河谷以险峻著称。溜筒河上游的美姑河大峡谷流域,坐落着以藤梯为路的“悬崖村”,沿着S307省道往西北走,行驶19公里,便能抵达。从美姑河上游的U形河谷到下游溜筒河的V形河谷,水势随阶梯增加,往南奔涌,落差渐大。与一般在平面上修桥不同,溜筒河特大桥拱桥两端均接隧道,两岸斜坡陡峻,基岩裸露。其桩基位于河谷两岸的斜坡上,而两岸斜坡在水流长期性的拍打之下,变得光滑陡峻。因此,施工人员经过了凿山开洞等一系列尝试后,在两岸河壁上筑起了一座悬空300余米的桩基作业平台。然而,建起桩基施工平台,只是架桥的第一步。由于溜筒河特大桥工程段是整个沿江高速公路段地质条件最为陡峭的一段,加之大凉山本身的海拔高度、日照时长以及气候特点,使得整个大桥全节段的施工推进都更为复杂。
  每年的冬春季节,是大凉山风能资源最为集中的两季,也是让我们峡谷中的建设者,最为头疼的两季。“基本上从项目进场到现在,每天下午就开始吹风,吹到大半夜,风力常常在7级上下。”溜筒河特大桥钢结构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汪源说到。因为大风天气会直接影响项目现场构件的焊接以及吊装,所以在大风天气持续一星期左右后,汪源便开始总结大风出现的规律,把每天的施工时间改成了早上5点至下午2点。起初,汪源担心早起太多,大家休息不好,很容易在队伍里产生抵抗心理,新的施工时段公布之前,他还专门在施工队伍里面摸了底。然而,结果却超乎汪源所料。25人的施工团队里,大家一致赞成修改施工时间。
  一位家住雷波县巴姑乡的彝族小伙布都告诉汪源,雷波县山环水绕,最适合脐橙生长,在他们村里,几乎每个人家都有几亩脐橙树。过去的时候,阿爸开着三轮车载着脐橙去城里买,山路泥泞,水路不通,每回在路上就要花费半天光景。如今,“西部铁军”能来到他的家乡修建一条过河大桥,他们全村的人都很开心,希望大桥早点修成,雷波脐橙可以沿着大桥,卖到更远的地方。
  溜筒河岸的疾风日复一日地刮着,大凉山的气温也渐渐攀爬。进入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与日照时间的延长,大凉山的太阳能资源也迎来了它的上升期。然而,我们的现场作业也遇到了新的阻碍。雷波县属于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每年的4月下旬到7月,是雷波县温差最大的时候。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4点,是溜筒河特大桥施工段最为难熬的时候,毒辣的日头几乎要晒化每一位户外作业人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温。这样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现场施工人员在熬过了风季之后,要再一次迎接“太阳季”。配合着日照,项目现场的作业时间调整为早上7点至上午11点、下午4点至晚上10点这两个时间段。配合着偶来造访的大风天气,施工时间也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反复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倒是构成了一番别样的和谐。
  西南一隅的火热车间
  循着正在建设中的G4216国道往北走,位于成都市西南一隅的中国十九冶成都钢构分公司,焊花迸射,机器轰鸣,一派大干模样。钢构分公司自从承接了G4216溜筒河特大桥钢结构项目之后,从拱桥结构的深化设计,到焊接工法的探索研究,厂区上下,都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忙碌当中。溜筒河特大桥作为拱形结构的钢结构桥梁,作业中含有大量零散、多角度的“管-管焊接”,这对于焊接工人的特种作业水平、焊接工法的运用都具有极高的要求。为保证该项目的高质量完成,钢构分公司的精英工匠,几乎都聚到了这里。全国技术能手李仁全带领一支焊工队伍,大师级工匠、攀枝花市劳动模范杜勇带领一支铆工队伍,“成都工匠”李大江、毛发彬,“郫都工匠”张洪宇,都参与到了溜筒河特大桥钢结构项目拱肋的焊接制造过程中。
  随着工程建设的日渐推进,原本热火朝天的车间里,因为一项施工技术难题需突破而慢了下来。原来,溜筒河特大桥为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其制作中,要把混凝土注入桥梁的钢管内部,要求钢管本身能够承担压力拉力,能长期经受车辆动荷载考验,对焊接工艺具有极高的要求。尽管我们有精英匠人带队,但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高标准、高要求混合焊接项目,即使有技术还不够,焊接拱肋的电焊工必须持特种设备承压焊位5G、6G的焊工证才能参与焊接,而目前的焊接队伍却无法满足这样高质量的作业要求。如果要继续焊接,取证是第一步。李仁全作为队伍里面为数不多的持证焊工,当即表示,由自己去向公司请示培训事项,把取证作为目前阶段的首要工作。很快,公司层面同意了班组的培训申请,同时对班组下达了质量第一的硬要求。两个月的时间里,从理论到实操、从工法技艺到QC成果,班组成员进行了全方面的了解学习。与此同时,他们还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多种作业形态的焊接工法体系,也顺利通过了取证考试,最终实现持证上岗。半月后,李仁全的徒弟张洪宇,带队前往雷波县,他们踏着奔涌的溜筒河,在300余米的悬空作业平台上,完成了桥拱钢管的现场焊接。现场监理看到成品的钢管节段,感慨道“十九冶的施工团队不仅效率高,而且成品钢管焊缝严密、成型精美,完胜了我们之前找来的所有试焊队伍,把钢结构项目交给十九冶,我们非常放心。”
  拱桥背后的匠人精神
  在“西部铁军”每一段凿山架桥的征程当中,总有一群勇于超越自我,精益求精的匠人团队,他们在产品质量上追求极致,较量细节,将“西部铁军”的匠人精神外化为每一个成型精美的建筑作品。走进成都钢构分公司深化设计实验室,构件模型陈列有序、演算图纸堆叠如山,这里是溜筒河特大桥钢构件平面图的诞生地。深化设计实验室的负责人王艳介绍到,溜筒河特大桥全桥用钢量达8500余吨,不同规格的钢板和钢管有20余种。拱肋主弦杆采用直径为960毫米的钢管,主弦管焊缝长度6600余米,光是“管—管焊接”口的数量就达7000余个。
  本着成品构件,图纸先行的原则,深化设计实验室在作业过程中产出了上千张溜筒河特大桥钢构件的加工图纸。这些不同形态,不同规格的钢构件,以图纸的形式送到车间,在这里,哪怕是尺寸毫厘的钢构件,都凝结着钢构厂全体作业团队的集体智慧。王艳继续介绍到,相比于传统的大桥钢结构制造项目,溜筒河特大桥钢结构项目呈复杂抛物线形结构,采用“以直代曲”的加工方式,整个拱肋段是由1330节管节段构成,而这些管节段的尺寸都需要手动测算。为了最大程度达到“严丝合缝”的成品效果,将每张钢板都充分利用起来,我们的作业人员需要对每一个管节段的尺寸反复推算,再把推算结果以图纸形式原尺绘制,继而传给车间的作业班组。其中,铆工对标图纸,准备适合的钢材原料并将平面构件按尺下料、按尺装配,焊工在作业开始之前进行坡口检查等一系列焊前准备。等到一切准备就绪,焊铆配合,从板材装配到最后对构件进行超声波及射线检测,从构件外观到内部结构,最大程度上保证成品构件焊接一次成型,质量过硬,实现拱肋构件的闭环式全流程作业。
  除了在技术工法上的极致追求,吃苦战斗同样是“西部铁军”匠人精神的一大体现。2022年夏天,四川省经历了一场极端高温天气,为了全力保供居民用电,厂内正常的生产作业全都被打乱。彼时,正值溜筒河特大桥拱肋首节段焊接的关键阶段,如果拱肋首节段无法按期交付,主桥上部结构便无法顺利推进施工,这将直接影响到沿江高速项目的整体进程。8月下旬,从车间到现场,大家都开始着急起来。然而,在全省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实行避峰作业,保供居民用电,是钢构分公司作为央企的社会担当,所以全厂上下,主动响应错避峰作业,最大程度上保障居民用电。终于到了9月,全省逐渐恢复正常供电,白天的钢构厂车间,又开始机器轰鸣。随着成品车间不断堆满钢构件,距离拱肋首节段出厂交付的日期也逐渐来临。然而,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放开,厂里的正常生产作业又被打断了。为了保证拱肋首节段按期交付,兑现诚信履约的金字招牌,生产班组的工人师傅自发轮班,把吃住都放在了厂里面,最大程度上缩小自己的接触面,降低感染风险。就这样,在全体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12月底,顺利完成了业主方要求的目标任务,保住了沿江高速溜筒河特大桥项目的吊装节点。
  时维三月,序属阳春。溜筒河上迎来了好多新的面孔,这些来自不同兄弟单位的代表同志,在群山环绕间,见证了G4216溜筒河特大桥拱肋首节段的吊装。项目现场的施工队伍中,有一半都是来自雷波县的,他们看着拱肋首节段在现场成功吊装,回想起许多年前过河的场景。从过去藤索渡河,脚踏溜筒,到如今首节段的顺利吊装,这条贯穿于沿江高速中段的大桥,承载着大凉山深处,彝族人民的美好期待与未来。
  春秋代序,昼夜更迭。溜筒河上诉说着勤耕不辍的建设故事,成品构件乘着蓉遵高速继续往南运输。四月疾风正劲,“西部铁军”建设大凉山故事,还在接续演绎……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