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0日,随着主材陆续到货,由中冶宝钢旗下中冶重机公司承制的广西贵港14立方米球底型焊接渣罐项目正式进入开工阶段。
该项目订制“中冶重机”品牌14立方米球底型焊接渣罐6套,这是继2022年订制4套13立方米球底型焊接渣罐项目后的再次合作,充分表现出广西贵港对“中冶重机”品牌的高度认可。本次焊接渣罐产品的整体结构在去年供应产品的基础上,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了改进与提升。这体现出“中冶重机”始终坚持“让业主满意、业主无小事、业主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的服务理念,展现了中冶重机员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中冶重机”品牌焊接渣罐属于世界首创,专为冶金渣浸泡缓冷处理工艺配套开发的专用设备,可替代传统铸造渣罐。其以绿色、环保、质量过硬、维修率低、脱罐率高、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广受市场青睐,在国内外众多业主的使用中也获得了极高赞誉。
另外,5月5日,由中冶宝钢承制的印尼德信特种车辆项目也按时发货。该项目订制“中冶重机”品牌BGC-70吨铰接式B型抱罐车1台以及PBC-225吨铁水车6台。其中,已发货1台抱罐车和2台铁水车,本批次发运余下4台铁水车。
“中冶重机”BGC系列抱罐车载重覆盖35吨至120吨,采用鹅颈前后连接的铰接式结构,具备自动插罐、背罐、运罐、翻罐倒渣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冶炼企业渣处理工艺之中。BGC-70吨铰接式B型抱罐车自重60吨、载重70吨,前部驾驶室采取偏置设计,视野开阔,后部采取平台式车架结构,承载平稳。铰接式B型抱罐车研制技术于2021年被中冶集团鉴定为“国际先进”。
“中冶重机”PBC系列铁水车载重吨位覆盖80吨~425吨,采用静液压驱动技术,可实现全轮转向、双向驾驶,应用于高炉至转炉之间1600℃液态铁水的转驳运输工艺的无轨化运输装备,能够满足“一罐到底”冶炼工艺。其可替代传统轨道运输工艺,较轨道式运输可节约前期投入和宝贵的土地资源,灵活机动,缩短炼钢和炼铁距离、工艺路线短、运行成本低等市场需求,并具有节能环保、智能遥控、人机交互及安全应急处置等新技术,拥有10多项专利技术。PBC-225吨铁水车自重78吨,额定承载225吨,最大承载250吨。 (傅泽航 何建超)
《中国冶金报》(2023年05月23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