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日,中国科协正式发布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中冶京诚2项成果荣登“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其中,“460mm直弧型特厚板连铸技术”入选先进材料领域先导技术榜单,“转炉一键炼钢技术”入选绿色低碳领域先导技术榜单。至此,中冶京诚已经连续两年入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
“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是中国科协推出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被视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中冶京诚推出业界领先的460mm直弧型特厚板连铸技术,重新定义钢铁制造的效率和质量标准。这一创新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优势,为特厚钢板生产树立新标杆。其主要技术亮点是通过“装备+技术+产品”全流程创新,首创国际最大断面460mm×2600mm直弧型连铸成套装备与工艺,开发出高刚度均匀冷却结晶器等7项关键设备及工艺技术,并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钢板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显著减少内部缺陷。其生产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船舶制造、压力容器等关键领域,为高端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持。
中冶京诚以其创新开发的“一键炼钢”技术,引领转炉炼钢进入智能化新时代。新一代转炉“一键炼钢”技术,通过智能控制模型和先进监测系统,实现从冶炼到出钢的全流程智能化控制,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缩短了冶炼周期,实现了转炉冶炼的稳定化、高效化、无人化和高品质低成本的有序生产。该技术推动了炼钢智能化控制技术的进步,助力企业实现转炉操作的标准化和高效率,为钢铁行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贡献力量。 (京文)
又讯 中冶赛迪的科技成果——“精品轨梁轧制工艺装备与控制关键技术”荣登“科创中国”产业基础领域先导技术榜单。这体现了中冶赛迪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实体产业、面向技术前沿坚持科技创新的显著成果,彰显了精品轨梁工艺装备技术实力与核心装备制造能力,有力促进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组织赋能+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该榜单遴选出一批具有产业先导意义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前沿技术,助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前沿技术转化和产业落地。
中冶赛迪创新研发精品轨梁轧制工艺、装备与控制关键核心技术,打通轨梁轧制全流程生产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梁生产核心工艺装备技术体系。该技术成果先后应用于国内永洋特钢、攀钢、昆钢等大中型钢铁企业,并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国家重点钢铁企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高端装备技术支撑。
该技术成果全新构建了H型钢、钢轨等多模式万能轧制、轧后冷却工艺技术,以及高平直度多辊矫直规程,实现轨梁的高精度轧制及矫直;基于等刚度机架构型的牌坊式万能轧机、重载大压下开坯轧机以及龙门式、悬臂式多辊矫直机等全流程核心装备技术,实现了轨梁产品的高质量生产;轨梁万能轧机TCS、液压伺服及智能化工艺控制系统,可实现轨梁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效率生产。
该技术成果提升了我国复杂断面型钢高端制造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引领了精品轨梁生产技术发展方向。中冶赛迪将发挥自主技术优势,持续专注于钢铁领域技术创新与攻关,携手钢铁企业助推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陶海银)
《中国冶金报》(2024年08月20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