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置身于马钢南山矿高村采场,被一条从采场底部逶迤而上的皮带通廊所震撼。它,就是正在运行的南山矿高村采场半连续工程。
露天采场的半连续工艺,旨在将原来的全汽车运输方式改为汽车—固定粗碎料仓—胶带运输生产方式,进而实现节能、降耗、环保、高效。基于高村采场铁矿石禀赋不足、含铁量极低的现实情况,为切实做好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优化高村采场的运输格局、降低汽车的使用量和污染,且能增加含铁围岩中铁矿石选出量并筛选出碎石用作建材,做到将资源榨干吃净,经多方论证,南山矿高村半连续工程于2015年2月18日上马、2015年11月份建成并投产试运行。
如今,高村半连续工程已经被绿色植物覆盖,矿区作业平台上种满了绿草和鲜花,昔日粉尘飞扬的矿山变身“花园式”景观。
近年来,南山矿大力实施绿色矿山行动,探索出“稳”字当头、“优”字发力、“新”字引领的南山特色,基本形成了开采方式环保化、生产工艺清洁化、道路运输无尘化、环境治理常态化的“四化”标准。
“稳”字当头 确保稳产顺行
高村采场半连续工程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受地理位置和征收土地的影响,排岩地面终端——7号皮带无法向东延伸,排岩生产一度受阻。为解决这一制约生产的难题,该矿技术人员经过摸索,把7号皮带分成7-1、7-2皮带。由于7-1、7-2两条皮带运输线不是直线运输,转角运输排土机的卸料车无法通过轨道将料直接由7-1皮带移置7-2皮带上。因此,改造7号皮带的重点就是解决排土机的移置问题。地质、采矿技术人员以及调度员深入现场,熟悉设备的名称、性能、作用、要求,掌握各设备的相互关系,以便提供合适的原料、促进各工序的相互沟通、快速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半连续工程,防止指令错误导致人身和设备事故,该矿技术人员将系统和设备布置图打印出来,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通过实践和摸索,他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半连续作业时间,使各工序能够清晰地了解在任何时间段内应完成的工作任务。
同时,因半连续生产线对岩石的块度和性质有极高的要求,故对采场爆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半连续工艺运行初期,经常出现堵料仓和颚式破碎机跳停的现象,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改变这一现状,该矿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研究,决定通过调整孔网参数和炸药量,改变岩石的块度和性质。他们采用多项先进爆破技术,避免了采场爆破震动对半连续工艺生产线的影响,确保了半连续工程稳产顺行。
“优”字发力 激活环保动力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是南山矿秉承的发展理念。高村采场半连续工程的投入使用,不仅大大减少了大型矿用运输车辆的使用量,而且有效缩短了运距,使综合运距由4千米缩短至3千米,年降本600余万元,同时还减轻了车辆运输时的扬尘现象,使南山矿向绿色采矿、生态矿区迈进。
在半连续工程系统运行过程中, HP500圆锥破碎机油箱的油液容易被空气中的粉尘、水分及油的氧化物所污染而变质,故油箱内的润滑油需平均一年更换一次。他们通过不断摸索,对其加装离线过滤系统。改造后,5年都不需要更换油箱内的润滑油,只需要一年更换一次过滤器的滤芯即可。此举不仅避免了在更换机油过程中跑、冒、滴、漏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解决了废机油回收存放的问题。
在采场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该矿一直注重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对采场封闭圈、排土场绿化植草75651平方米,种植雪松、红枫、香樟树、广玉兰、桂花树等景观树6227棵,实现了采场和排土场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工作。同时,该矿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对排土场区域水系、水质和周边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建设了截洪沟、消能池、沉淀池和清淤系统,构建了高村综合管控的外排水系统,形成了矿山污水综合治理体系,实现了水质提升、环境美化。2017年,该矿获得自然资源部颁发的“绿色矿山”称号。
“新”字引领 促其高效运转
在高村采场半连续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该矿围绕提升效益、降低成本、绿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精准发力,持续攻关。
面对半连续9号皮带驱动轮频繁打滑、久攻不克的难题,该矿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反复试验,增大驱动轮的包角来改善皮带的打滑情况,取得了良好运行效果:原来9号皮带运输能力不到600吨/小时,一旦超过600吨/小时皮带就会出现打滑现象,现在9号皮带运输能力达到700吨/小时。
针对在生产过程中矿渣直接从S9皮带落到3号振动筛网上没有任何缓冲造成筛网损坏较大的情况,他们对3号振动筛给料漏斗出料口进行改造,使筛网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12天~15天延长到现在的30天左右,使半连续工程系统运转平稳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