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惠平
为进一步丰富期现结合模式、提升期现联动服务效能,2023年9月份,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推出了优化后的期转现交易,并上线期转现平台。
一年多来,大商所期转现交易规模和产业参与度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122家实体企业和46家期货公司参与,涉及现货量114万吨、贸易额42.4亿元,联动期货成交11.3万手。作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创新载体之一,如今的大商所期转现交易正在深化期现多层次结合、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需求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产业参与氛围浓,交易规模增长快
作为国际期货市场中长期实行的交易方式,期转现在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中都有着广泛应用。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转现交易管理规定》,期转现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协商一致,同时进行数量相当的期货交易和现货或者其他相关合约交易的行为。在大商所期转现交易中,交易双方可凭借已经达成的现货或者其他相关合约交易,以协商的方式在大商所期转现平台办理期转现申请、期货头寸开平、标准仓单划转、货款委托支付等业务。
为支持上述期转现交易落地,2023年9月份大商所上线了期转现平台,为参与期转现交易的企业提供业务申请、交易达成、资金结算等一站式服务。一年多来,运行情况如下:一是市场各方积极参与。截至2024年10月底,122家实体企业累计开展期转现交易,涉及现货量114万吨、贸易额42.4亿元,联动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11.3万手、37亿元。二是交易规模稳步扩大。2024年前10个月,期转现月均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1万手和3.3亿元,分别是2023年月均水平的3.3倍和3.5倍。三是品种工具应用广泛。大商所期转现交易遍及农产品、化工、钢铁原燃料板块,覆盖了大商所17个已上市品种。
《中国冶金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企业通过大商所期转现交易实现了业务模式创新。“大商所期转现交易支持更广泛、更多元的业务场景,更符合市场当下更成熟、多元的期现结合业务需要。”厦门象屿兴宝发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钱诚业表示,立足公司现有的供应链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业务需要开展期转现交易,实现了期货头寸和现货头寸的有序衔接、有效转换,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起到降低业务成本、减少信用和操作风险的作用,让公司能够更好地通过深化期现货业务联动、服务上下游企业。
进一步拓展交易模式和应用场景
《中国冶金报》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参与交割的企业灵活确定交割时间、地点和货品的需求,国内期货交易所在传统一次性交割的基础上,较早推出了期转现交割,使持有反向持仓的实体企业可以在标准化期货交割前就可以通过协商好货物的品质、地点和提货时间,规避期货交割配对不确定风险。但实际上,企业对于个性化风险管理、期现同步交易的需求不仅局限在交割环节。作为现货贸易伙伴,买卖双方有远期交货意向并希望价格稳定时,也可以选择基差贸易或基差整体头寸转让等方式,通过同时对期货市场持仓和远期交收货物进行交换,实现期转现交易。特别是这几年,企业套期保值和基差贸易不断增多,对丰富期转现交易应用场景、高效实现期现同步交易的需求更为迫切。
基于此,去年大商所对已有的期转现业务进行了优化,通过将期转现确定为一种交易方式,既支持期货端双方协议开仓、平仓,又可以实现一方开仓、一方平仓,大大拓展了应用场景,进一步打通标准化期货服务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微堵点。
去年9月份,热联集团持有铁矿石2401买入套保持仓,并希望从上游客户处买入1万吨纽曼粉现货。双方在大商所期转现平台上以协商约定的方式确定贸易价格,同时分别平掉期货持仓。杭州热联集团原料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差贸易业务中买卖双方需要同时进行期货头寸操作,期转现业务规避了平仓滑点大的问题。在场内集中竞价市场引入协商交易机制。期转现双方可以立足自身需要,按照协议价格达成期货交易,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迟少飞看来,大商所针对实体企业对于优化期现结合模式、解决贸易和风险管理个性化等问题所提出的期转现交易解决方案,让期货的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更加紧密地贴合现货并得到有效发挥。
深化期现融合,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相关专家看来,根据过去1年多来的运行情况,大商所期转现平台在促进期现货市场货物融通、价格融合与参与者融汇3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促进货物融通方面,大商所期转现平台通过协商交易支持更多非标准交割品进入期货市场体系,扩大了期货市场的交割资源范围,便利了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促进期现货源流通、串换,增强了期现货市场在流通领域的有效联系。
在促进价格融合方面,大商所期转现平台便利了更多企业通过基差贸易的方式使用期货价格为现货进行定价,进一步促进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传导,有利于为实体产业提供更为科学合理、健全有效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网络”。
在促进参与者融汇方面,大商所积极与交割仓库、合规现货交易平台以期转现为基础开展对接合作,一方面使产业客户在现货交易、仓储物流中快速链接到期货市场,提升对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使机构投资者在处理期货头寸的同时实现与现货货权的联动,促进期、现客户群体融合,有助于发挥指定交割仓库、现货交易平台在现货交易、交收方面的优势,夯实期现联动监管基础,通过期现联动提升现货贸易信用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关注和参与新的期转现交易,期转现交易功能发挥水平和产业参与度稳步提升,逐步推进构建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发展的生态圈。物产中大化工集团产业研究部主管欧阳帆表示,公司已经将期转现交易融入苯乙烯等品种基差点价中,客户对于这个新平台带来的便利性逐步给予了认可。
“未来,我们会把更多期现业务转移到大商所期转现平台上来,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更好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助力公司建设世界成为一流能源贸易商。”迟少飞说。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立足于更好满足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不断优化期转现平台功能,包括完善交易意向发布功能、引入期货公司对接客户资源、引导龙头企业发布报价等,同时加强针对性培育和市场拓展,努力推动期转现交易操作更便利、期现联动更高效、产业参与更积极,通过日益成熟的平台化服务持续推动期现货市场多层次融合,以更高质量的期现联动服务实体经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