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祥林 通讯员王晖)“当前,产业互联网正处于深入发展的机遇期,钢铁上下游企业应持续提升产业链,优化供应链,重塑价值链,共建生态链,以助力钢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在9月4日召开的第七次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高层论坛暨西南地区钢铁+互联网转型升级峰会上表示。
与会人员表示,钢铁电商经过试水期、集中爆发期、理性发展期、分化淘汰期,现在进入了以“深化服务”和“产业融合”为特征的产业互联网新时代。对于钢厂、钢铁流通企业、物流企业等而言,如何借助产业互联网转型进行产品和服务升级,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以及平台化发展?这是本次论坛期间大家普遍关心和探讨总结的话题。
欧冶云商营销中心总经理程远明在《钢铁产业链生态圈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未来二十年,是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产业互联网正通过平台、技术等对实体产业链进行数字化重构和赋能。”
阿里云工业大脑业务总监李颖在《工业大脑助推钢铁产业互联网落地》主题演讲中表示,工业数据智能是数据进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大脑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进阶,阿里云将通过工业大脑开放平台,努力实现数据驱动制造。
对于产业互联网如何赋能钢铁产业这一问题,积微物联总裁谢海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核心是商业模式创新和价值链重构,重点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工具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关键是借助互联网提供有价值的、围绕产业链的集成式极致服务。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该携手共建共享产业互联网生态,共促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能大宗、卓钢链、大大买钢网、天物大宗、中联钢信、鞍钢电商等企业负责人在围绕“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进行研讨时表示,在产业互联网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核心是“融合”,重点是“创新”,线上线下的融合、内外部的融合、思维的创新、模式的创新等,是企业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产业升级、金融创新、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技术的发展,这些力量的共同聚合,正在推动钢铁产业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钢铁上下游企业应该借助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和纽带作用,携手共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圈,共同促进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陈雷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