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鸿 刘怡生
“你们新装的环保监控系统真好,安上了‘智慧大脑’,长了‘千里眼’,全天候进行环保管控,满足了绿色环保的新要求。”8月10日,河钢宣钢二钢轧厂150吨转炉主控室内,炼钢作业区生产主管袁明兴奋地看着头上的环保监控画面,和计控作业区技术主管李宏武畅聊。
原来,河钢宣钢二钢轧厂以“不环保不生产”为思路,推进环保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加强沟通联系、设施维护、操作管理,为主控室的“智慧大脑”安装了“顺风耳”和“千里眼”,用智慧化技术实时监控环保情况,对环保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预判,做到了环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满足了绿色生产需求。
折罐区域是环保监控的重中之重。随着提高标准、提高效率、提高效益行动的深入开展,该公司生产节奏加快,如何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环保工作成了大家的心头事。
“我们可以在转炉主控室加上‘千里眼’,倒逼折罐操作人员精打细算控时间,精益求精控操作,最优匹配折罐兑铁和转炉炼钢生产节奏,实现烟气零外溢。”李宏武说完,大家一致认为该方案可行。
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说干就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宏武带领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网上查阅资料,组织制订技术方案,进行可行性讨论,确认项目安全事项,指定安装地点,准备行走路线……10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待一切就绪后,大家投入到“千里眼”的安装中,铺设光缆、熔接光线、测试网络通信、安装摄像头、安装现场主控室监控大屏,最终完成联合测试,投入到环保监控系统。
“这是我们的‘千里眼’,不用出门,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折罐的烟气排放情况。”顺着李宏武的指向看去,折罐现场烟气外溢的环保监控画面清清楚楚展现在眼前,蓝天白云下,厂房屋顶看不到丝毫烟气。“从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折罐间现场环保监控的情况,只要有烟气外溢,咱们这里就可以看到,能第一时间联系折罐操作人员对操作进行调整。”李宏武说。
“李哥,环保有了‘智能大脑’,长了‘千里眼’,真厉害!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环保、生产两不误了!”炉前当班操作工赞不绝口。
《中国冶金报》(2020年08月25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