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小燕
近期,由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黑龙江建龙)自主研发的设备智能管理平台正在全面测试中。预计在2021年3月,这一智能制造的新名片将精彩亮相。这也标志着该公司设备基础管理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将再次取得新突破。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现场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改善,由原人工点检判断逐步转变成智能判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及时性,真正实现点检定修制,并同时解决基础资料存档困难、设备过修欠修、备件使用寿命跟踪及备件外购计划提报准确率低等诸多问题。
智能化为设备管理保驾护航
黑龙江建龙设备智能管理平台的开发于2020年7月份正式启动。该平台以点检定修制的管理思路为主导方向,主要涉及设备故障管理、点检管理、检修管理、备件管理、资料管理、设备改进管理、费用管理等7大业务,可满足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3个层面的管理需求。经与各单位讨论结合,设备智能管理平台分为5个子系统——基础资料管理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点检系统、检修系统、备件管理系统。
其中,基础资料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资料收集、归纳、留存及为其他模块的标准进行支撑;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设备运行状态、技术指标及设备视频进行实时监测;点检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点检工作任务下发、点检过程监控、点检结果处置及评价、经验沉淀;检修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检修任务承接、过程管理、检修执行情况评价及经验沉淀;备件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备件全寿命周期管理、供应商评价及成本指标跟踪。
每台设备都有专属“身份证”
该系统结合设备实际,设计出了一种适合现场实际情况的物联手段,涵盖设备负责人、设备近况、维修时间等多种信息,努力让设备信息化落实到每一台设备上,让每台设备都有专属的“身份证”。
以前,黑龙江建龙的设备资料多为纸质存放,如遇到点检或技术人员离职,很容易出现资料查询断档问题,给设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这套设备智能管理平台可以记载大量设备信息,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只要掏出自己的手机与设备进行物联或登录电脑界面,设备基本情况便了如指掌。此外,该系统可将设备运行状况实时传送到电脑和管理人员的手机端软件中,具备设备运行趋势查询、报警查询、客户端发布等功能。手机端功能的开发,让使用者操作更方便、更便捷,并实现了数据实时更新和上传。另外,该系统通过获取以往设备检修情况,还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加强监控频繁出现的缺陷隐患,达到提前预防、源头治理的目的。
加速从“制造”转向“智造”
通过平台功能讨论、基础数据收集及调试验收等工作,备件管理系统已于去年7月份上线使用,去年11月份基础资料管理系统、点检系统、检修系统测试完毕;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计划于2021年2月份开发完毕,3月份设备智能管理平台将上线使用。届时,该平台可为该公司管理决策层提供实时、全面、准确的各类信息,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及决策效率的提高。
随着目前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生产以及企业智能化发展提速,设备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已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节能降耗、节省人力成本和推动技术升级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黑龙江建龙将进一步加快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步伐,加速从“制造”向“智造”转变,让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冶金报》(2021年1月19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