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2024年3月13日,欧洲议会以523票赞成、46票反对和49票弃权审议通过《人工智能法案》,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该法案根据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和影响程度规定了人工智能的义务,旨在保护基本权利、民主、法治和环境可持续性免受高风险人工智能的侵害,促进创新,并确立欧洲在该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人工智能法案》文本的草案最早由欧盟委员会在2021年4月提出,提出严格禁止“对人类安全造成不可接受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包括有目的地操纵技术,利用人性弱点或根据行为、社会地位和个人特征等进行评价的系统等。
该法案明确禁止某些威胁公民权利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包括基于敏感特征的生物识别分类系统、从互联网或闭路电视录像中无针对性地抓取面部图像以创建面部识别数据库以及操纵人类行为或利用人性弱点的人工智能等。对于其他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该法案虽然没有禁止,但因其对健康、安全、基本权利、环境、民主和法治具有重大潜在危害,该法案也明确了相关方应承担的义务。高风险人工智能用途的例子包括关键基础设施、教育和职业培训、就业、基本私人和公共服务(如医疗保健、银行)、执法中的某些系统、移民和边境管理、司法和民主程序(如影响选举)等。公民将有权提交有关人工智能系统的投诉,并有权知晓有关影响其权利的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的决定。
对于GPAI(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及基于GPAI的模型,该法案明确要求其必须满足某些透明度要求,包括遵守欧盟版权法等。对于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更强大的GPAI模型,则面临额外的要求,包括执行模型评估、评估和减轻系统性风险以及报告事件。此外,人工操纵的图像、音频或视频内容(“深度伪造”)需要明确标记。
据悉,该法案将在走完所有审批程序后在欧盟公报上予以公布并于20天后生效,相关条款将分阶段实施。
《中国冶金报》(2024年03月28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