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磊 杨洁珉
“难以想象!这绝对是钢帘线产业的一个新标杆。”5月27日,贝卡尔特全球钢帘线原首席技术官潘德恺(Partrick De Keyzer)在参观完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后感叹道。
当天,2024年全国轮胎行业会员大会暨中天钢铁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江苏淮安举行。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天钢铁淮安基地钢帘线一厂生产车间和全流程智能化生产通廊,繁忙的生产线上,只有机器人在有条不紊地穿梭或挥舞手臂。
锚定“打造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这一目标,2021年9月,中天钢铁投资202亿元,在淮安规划建设一座年产160万吨钢帘线的高端、绿色、智能化钢帘线产业园。超10公里的全程自动化物流通廊、2.5万台生产设备、400多台工业机器人、近1000台5GAGV(自动导引车)、3000多台5G手持终端……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天钢铁淮安一期项目已经投产,实现了生产过程全流程自动化。潘德恺表示:“这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让我仿佛看到了未来。”
“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最先进的工厂,象征着工业制造领域卓越的智能制造实力。贝卡尔特是先进橡胶增强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领导者,世界上最早的钢帘线就是由贝卡尔特于1952年开始研发生产的。潘德恺2000年开始负责贝卡尔特亚洲市场,多年来频繁来中国考察,见证了钢帘线市场的急速增长和中国钢帘线产业的发展壮大。
论坛期间,潘德恺以《钢帘线制造的现状和未来》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随着全球轮胎市场的蓬勃发展,钢帘线作为轮胎增强材料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钢帘线的发展历程是一段技术创新的历史。”他指出,技术是推动钢帘线行业发展的关键。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在不断追求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优的环境友好性。同时,钢帘线产品也正向着更低的成本、更优的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方向发展。“全球钢帘线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轮胎产量和子午化比率的双重驱动。”潘德恺通过一系列分析数据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轮胎和钢帘线生产国。”
采访中,潘德恺风趣地讲了一个小故事。“我有一辆电动汽车,但是轮胎的使用寿命不是很长,因为车身重量、车轮扭矩等原因,磨损很大。”他笑言,“这可能对轮胎产业而言是一件好事。”原因在于,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一方面带动了轮胎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推动了新的钢帘结构的开发。
在仔细聆听了每一位同行发表的主题演讲后,潘德恺发现,“大家都提到了可持续性、绿色能源、碳排放”。潘德恺说,不仅仅是在论坛上,近些年,中国企业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耗费大量资金和精力降低碳排放、减少碳足迹,这一点也让潘德恺由衷敬佩。
钢帘线制造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创新、生产管理的优化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共同塑造了这一行业的未来。潘德恺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钢帘线制造业一定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更多新的突破。中国企业在这些新突破中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突出。
《中国冶金报》(2024年06月18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