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天宁 马晶晶
当前,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把市场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是关键。
在近期召开的202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国内建筑业及钢结构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住建部及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纷纷对绿色低碳钢铁产品发展前景表达了高度期望。山钢集团的产品能否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绿色建筑钢结构用钢能否成为其市场突围的“撒手锏”?
钢结构应用于建筑领域,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等独特优势。在202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笔者获悉,随着国家对节能建筑的大力支持和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钢结构必然会在建筑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我国钢结构建筑规模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中国钢结构协会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比在10%左右,钢结构住宅面积占比仅在1%左右。据日本政府部门统计数据,2019年日本建筑中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比达到36%,2018年日本保有住宅5361万套,钢结构建筑占比为8.8%。笔者从相关网站获悉,在欧洲、美洲等地,厂房兴建全部采用钢结构。钢结构的广泛应用,拉动了建筑用钢量的不断增长。在发达国家,钢结构用钢量已占到钢产量的30%以上,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
近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的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上,多位与会代表反映,钢结构住宅在施工效率、得房率、室内格局调整灵活性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同时,在当前“双碳”背景下,钢结构住宅具有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优势。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
事实证明,钢结构住宅是能够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为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在202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表示:“钢结构住宅产业链相关企业能够善于发现机遇、把握机遇,在为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加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和良性循环。”
山钢在建筑结构用钢方面具有优势,其H型钢和厚板产品等更是走在前列。在型钢领域,山钢集团主持和参与制定了10多项技术标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档次定制化产品。山钢研究院/技术中心(该单位为山钢研究院与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技术中心整合而成)型钢研究所所长赵培林介绍:“我们先后开发了耐火耐候抗震H型钢工程、Z向高强型钢等建筑钢结构用钢,产品成功打入鸟巢、央视大楼、北京冬奥会场馆等重点工程项目。”在厚板领域,建筑结构用钢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关产品在冬奥体育场、大兴国际机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浦东国培中心、山东省科技馆、菏泽国际林展馆等国家重大工程等项目中得到应用。
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在向着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迈进,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型钢战略重点用户——某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以钢结构建筑为例,采用Q420替代Q235可实现钢材用量减少15%以上、碳减排10%以上。”该负责人希望,钢铁企业加大对高强热轧H型钢的研发力度,继续向高强度、高耐蚀、高功能转型,更好适应建筑发展形势需求。
宽厚板战略重点用户——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我们承接项目的钢结构跨度大,对钢材的强度要求高,希望加强对高强钢的研发,满足我们的个性化要求。”
客户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笔者从山钢研究院/技术中心高级主任师霍喜伟处了解到,该单位正积极挖掘并满足建筑钢结构市场的需求,以“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为主攻方向,从钢材品种、规格、功能性需求等方面进行建筑钢结构专用钢铁材料有针对性的研发,力争研发出更高性能的钢结构用钢,为建筑业用户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目前,山钢在建筑钢结构用钢开发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棒材方面,山钢率先在国内研发生产出600兆帕级别以上高强抗震钢筋。使用600兆帕级热轧抗震钢筋可节约钢材使用量20%~30%,绿色环保经济效果显著。在厚板方面,山钢开发针状铁素体基高均质80毫米特厚Q460GJD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板,攻克特厚规格性能均质化难题,可实现Q345GJ~Q460GJ全系列产品供货。在型钢方面,山钢开展了基于多相组织制备功能化建筑结构型钢的研发工作,具备全系列高强韧热轧H型钢的生产能力,为下一步建筑结构用热轧型钢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建筑钢结构用钢是山钢产品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之一,山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解旗表示:“着眼于‘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我们将充分依托中国宝武管理、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以智能制造和信息化全面升级为突破,固底板、锻长板、补短板,着力培育型钢、厚板、优特钢等特色优势战略产品,全力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钢铁精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