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11月20日,国家网信办官微“网信中国”发布的《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下称《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应在充分尊重各国、各地区因具体国情、社情而采取的不同政策法规和实践基础上,认真听取各方关于数据安全与发展的利益诉求,通过协商的方式就国家间、地区间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形成共识。
《倡议》指出,目前,国际社会正在积极探索形成全球数字领域规则和秩序,在推动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实践的同时,各国普遍关注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以及知识产权等风险。
为此,倡议各国政府:鼓励因正常商业和社会活动需要而通过电子方式跨境传输数据;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数据跨境流动相关制度的差异性,支持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的数据自由流动;尊重各国依法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非个人数据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保障相关非个人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鼓励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管理负面清单;合力构建开放、包容、安全、合作、非歧视的数据流通使用环境;提高各类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措施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非歧视性,以及政策框架的互操作性;积极开展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有效参与和利用数据跨境流动,以促进数字经济增长,同时,鼓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弥合数字鸿沟,实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应用,推动数据跨境流动相关的技术与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标准的国际互认,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反对将数据问题泛安全化;禁止通过在数字产品和服务中设置“后门”、利用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中的漏洞等手段非法获取数据,共同打击数据领域跨境违法犯罪活动。
《中国冶金报》(2024年11月26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