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山西定襄人,1962年生于太原,字崑石,别署半月轩、二不庐主。9岁学书,16岁学印,问道于三晋诸名家,篆刻师从徐正濂、崔志強先生,现为林鹏先生入室弟子。书印作品曾入展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篆刻展、全国中青展、中国书法艺术节大展、西泠印社展评、西泠国际书画印展览。曾获“华北书法奖”、全国行业书展金奖、山西省12届群星特別奖。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冶金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晋阳印社副社长、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书法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尺寸:136cm×68cm
受益惟谦 有容乃大
尺寸:136cm×68cm
元好问《东山四首》之一
自笑生平被眼谩,看山只向画中看。
天公老笔无今古,枉着千金买范宽。
尺寸:136cm×68cm
千年书法,但凡留有足迹者皆遗个性符号。然所谓创新绝非玩弄小聪明小技巧,惟有将前贤宗师之书风笔格烂熟于心,潜移默化为己之精神,方能有所感悟,方敢谈及创新。志刚兄即如此。其天赋异禀,且临池不辍,习篆治印数十载,孜孜矻矻,苦心孤诣,大有成就。近年来又苦苦探求,融篆隶笔意与简帛趣味为一体之新篆书,且始有面目,值得称道也。 文/赵国柱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尺寸:136cm×68cm
忠孝两字传家国
诗书万卷教子孙
尺寸:136cm×68cm
石为寿者相,铭乃诗之遗。
尺寸:136cm×68cm
心存至善,必有祥雲
尺寸:136cm×68cm
汉字形体曰真草隶篆,向来为书家所重,以至有专攻一体者,即可名家。然则,专就四体临习,书艺一道亦何隘矣。是故,以宋代金石学发端至清人而大盛,更兼殷墟甲骨文发现,书家乃于金石文字多有究心。随现代考古学发展,诸多器用文字遂各呈異彩,书坛乃有百家争鸣之盛。不过,考其蔚然有成者,当以汉魏碑碣文为宗,天下风从,几无異议。而其他器用文字,虽间有能者,仍乏大家宗主,未能别张一军。是可叹也,能无憾乎?吾友二不庐主王志刚先生,积年沉潜汉简,临习不辍,久久为功,卓然而为名家;近年又旁及诸种秦汉器用文字,深研有得,不求人知。或撰为跋语,或临习原文,或选录联语,或题写诗文,每有所作,辄张之素壁,默自品赏。至会心处,则抚案陶然,而意气自得,不禁为之浮一大白,何其乐也!志刚常勤勉于翰墨书案,或延二三好友切磋商量,惟求艺道日进,日勤有功。难矣哉,艺文之精,先难后获,有志竟成。 文/降大任
广陵散
云中北屋
二不庐王志刚者,非冠冕“君子”,乃性情中人也。或问:何以见得?曰:言谈,饮酒,为艺。以“二不”颜其斋,二不者,上不朝天子,下不友诸侯也。乃见其耿介。好读书,不求甚解 ,略观大意而已,此亦“蒙门”弟子之习气也。喜饮酒,饮少佯醉,高谈阔论,口无遮拦,直言快语。虽师长挚友,亦面折无情,曰爱师更爱真理。亦常有妙语流传于友朋间。广交友,官贾权贵,三教九流皆不弃,唯意气相投耳。富藏石,有嗜痂之癖。藏印石逾千,田血脑冻,桃花芙蓉,无论贵贱,爱者尽收。南浙北蒙,寻觅于市肆间,每见所爱,辄尽倾囊中银两,乃至无烟酒之资。苦求艺,孜孜于此三十年如一日,苦亦其间,乐亦其间,不骄不馁,不弃不离。每有心会则欣喜若狂,每遇有隔亦愁苦不寐。人为之癯瘦而不肯稍怠。纵己意之所如,不随人意而俯仰,人誉若斯,人毁亦若斯。志刚者,实性情中之君子也。 文/张广凯
说一不二
王志刚印象
文/张星亮
志刚兄之秉赋向被同道所啧啧称羡。其书法四体皆善,治印大小俱能且习秦摹汉兼及明清,更不薄今人,对当代大家之作亦悉心揣摩。
艺之高寡,取之于人之境,境高则艺精,境寡则艺拙。
志刚兄少时即喜书印之道,更常求之于时贤门下,诸翁之谆谆,不仅使其根基坚实且眼界也为之一阔,加之其勤而学,为艺亦有小成。
楚三先生尝言:篆刻乃理智与激情之结合。志刚兄深味此道,积学数载,深究牧甫之印迹,盖牧甫印虽光洁其表,实气势恢弘,不事修饰而爽爽然。此正与其秉性相合也。习之有年,终有所成。其有诗为证:
年少不知天地阔,有眼无珠贬黄公。
纵刃方寸二十载,始见黟山是险峰。
近观之其印,率意天真,承而有变,古朴且有新意,森然稍具个人之风貌。以其之秉赋,再经孜孜苦修,成就定能大成。
-----志刚兄,我们期待着。
评论留言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循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365条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