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胡毅 尹久红 赵桂芳
写好脱贫攻坚这篇“大文章”,党建引领是关键。近年来,鞍钢集团攀钢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对口帮扶地区的农村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提高了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如今,在党建引领下,贵州省盘州市和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攀枝花市盐边县等地的定点帮扶村,分葱、辣椒、花椒、西瓜等蔬果产业,猪、牛、羊、水产、蜜蜂等养殖产业百花齐放,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村民走上了持续致富道路。
“三五八”特色党建促扶贫
日前,《中国冶金报》记者走进盘州市刘官街道瞿家庄村,看到崭新的党员活动阵地、宽敞洁净的水泥路、果蔬和水产两大扶贫基地、商品丰富的百货店,还有村民喜悦的笑脸,处处展示了瞿家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钢的帮扶下,仅用2年多时间,瞿家庄村修好了路,发展了产业。而这一切与“三五八”特色党建工作法密不可分。
2018年7月,攀钢开始承担盘州市瞿家庄村、淹五寨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重任。这一年年初,瞿家庄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村支两委形同虚设,干部作风散漫,村民怨声载道。面对困难,攀钢驻村干部、瞿家庄村第一书记何凯以“三五八”特色党建工作法破局,即建立起学习培训、沟通交流、宣传教育3个平台,落实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5项任务,抓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风廉政建设等8项工作,打造了有标识、有党旗、有制度、有书刊、有设施、有台账的党员活动阵地,推动村支两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通过复制国有企业管理经验,引入干部绩效考核模式,制订党员考核细则,强化对党员和村干部考评,该村打造了一支守纪律、讲规矩,敢担当、讲奉献的队伍;通过撰写《村规民约三字经》,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有效化解调解了20余起纠纷。如今,瞿家庄村果蔬、水产两大扶贫示范基地得到了较大发展。今年初以来,何凯等党员自筹资金,示范性种植小黄姜20亩获成功,多措并举带领村民走上了持续致富道路,瞿家庄村也摘掉了“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后进村蜕变成了先进村。
同样在党建引领下,攀钢驻村干部、淹五寨村第一书记张勇,在淹五寨村营造了让“想干事”的村民“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村民主动承包土地种高粱、辣椒、烤烟,收益明显,还因地制宜修起了灌溉工程,办起了养猪场,养起了“稻田蟹”……
党建扶贫拓展致富渠道
在凉山州喜德县乐武乡达洛村、里柯惹村党支部活动室,攀钢捐赠的电脑、投影仪、书柜、桌椅等一应俱全。这是攀钢党建扶贫的具体体现。
为做好喜德县定点帮扶工作,攀钢相继派出3名驻村干部实地开展工作。通过细致摸排,驻村干部明确了党建引领斩断穷根的帮扶思路。在党建引领下,村里党课、农民夜校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健康科普、种植养殖技术等被全面普及。村民阿的小龙以前没有规模种植花椒的经验,通过上农民夜校学习,已经学会了打枝、压枝等技术。许多村民和阿的小龙一样,从不会到熟练,对各项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以前我们不知道入党是干什么的,现在知道了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带领大家致富的,我们也要求入党,为人民服务。”达洛村的阿的有地、木帕瓦者和里柯惹村的阿苦说布等人纷纷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7年大学毕业回到村里的阿的小林,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光荣入党,并于今年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党建扶贫为我们村提供了精神支柱、物质支柱,村民们看到了致富希望,劳动积极性极大提高。”达洛村党支部书记沙马阿边说,自从攀钢对口帮扶以来,村里开展了汽车租赁、花椒种植、牛羊蜜蜂养殖等业务,贫困户实现脱贫,住上了新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联创共建”携手奔小康
党支部活动阵地不完善、理论学习不规范、工作机制不健全,一度是凉山州盐源县黄草镇格郎河村党建工作的困境。自攀钢2018年承担该村定点帮扶任务后,以党建“联创共建”为抓手,累计投入13万元帮助该村党支部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标准化、规范化党建活动阵地。
该村通过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组织开展“授党课”“送温暖”“共过组织生活”等活动,使党建水平全面提升;开展党支部委员与积极分子“结对帮扶”,加大“双培双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工作力度,切实增强党员与积极分子的政治意识。
该村还通过“党建+农民夜校”,对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种植养殖技术等知识进行宣传培训。攀钢还为夜校配备了6台电脑,攀钢驻村干部韩文朝利用自身所学,开办农民夜校电脑技能提升培训班,完善该村信息服务功能,提升基层干部办公水平。
在党员带动下,该村贫困群众发挥脱贫“主人翁”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河道垃圾清理、义务植树等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发展烤烟、跑山猪等产业,养成好习惯和形成好风气等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冶金报》(2020年12月15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