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启新程,捷报频传奏强音。2025年一季度,方大达钢铁水、钢坯、钢材分别实现3.99%、3.36%、3.91%的同比增长,新厂区热负荷试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优异成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成绩的背后,是企业党建引领与管理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全员聚力攻坚、实干笃行的缩影。
党建领航:凝聚攻坚克难合力
一季度,面对新老厂区同步运行带来的安全压力、人员调配及生产任务繁重等多重挑战,达州钢铁党委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思想铸魂、形势聚力、实干夯基,凝聚起全员攻坚的强大合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门红”答卷。
“越是任务艰巨,越要统一思想。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儿才能往一处使!”炼钢厂党总支书记黎晓亮在动员会上强调。一季度,达州钢铁各级党组织累计组织开展1337场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会,覆盖员工超5000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学习、主题党日交流研讨等形式,将理论转化为行动指南。与此同时,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责任。炼铁厂厂长李翔时在走访中与员工谈心:“新厂区设备调试阶段难免有困难,但大家放心,公司会全力保障资源调配。”一季度,管理人员通过新春走访慰问、下基层等形式累计开展形势任务教育802次,发现解决员工关切问题592项。
“两线作战不是单打独斗,必须靠协同破局!”在炼钢厂连铸车间班前会上,车间主任叶植树抛出议题。针对新老厂区同步运行的挑战,企业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开展“大讨论”活动,聚焦老厂区生产及新厂区设备调试、工艺优化等难点,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此外,企业通过精准制定检修计划、强化隐患排查,实现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全链条高效运转。
企业融媒体平台围绕人才培养、文化以及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事迹等主题进行宣传,通过树标杆、扬正气,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践行“变、干、实”工作总要求,在攻坚一线亮身份、作表率,成为激活生产力的“红色引擎”。面对生产难题,党员何耀带领团队连续奋战16小时,攻克了新厂区2号高线生产过程中精轧机组26架出口导尖夺尖频繁导致的堆钢问题。他坦言:“关键时刻,党员必须顶得上、扛得住!”
党建领航风帆劲,攻坚克难正当时。一季度,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铁水、钢坯、钢材产量分别完成计划的110.96%、110.73%、109.99%,新厂区热负荷试车取得成果。这场“开门红”不仅是一季度的成绩单,更是迈向全年目标的铿锵序章!
资源挖潜:全员创新激活效益源泉
“劳动竞赛奖金是激励,但更让我自豪的是团队突破了产能纪录!”在轧钢厂高线车间表彰会上,何耀的发言赢得热烈掌声。这场以“保安全、促生产”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将安全生产与绩效激励深度结合,点燃了全员的干事热情。一季度,公司累计发放劳动竞赛奖励1400.14万元,在企业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一线员工接触岗位、设备、工艺等各个方面,他们常常有很多创新点。”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李根文介绍,员工自主研发的“一种转炉渣料投入控制装置”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投料效率和精准度;动力厂员工邓传平带领团队自制列管式水冷套管,为达兴能源炼焦二车间及时提供备件保障,保证检修顺利进行,节约成本10万元……
类似的“微创新”案例比比皆是,从优化设备运行效率到改进操作技术,从节水节电到优化工序流程,员工通过持续参与合理化建议及小改小革活动,促进生产设备使用效率提升、劳动负荷减轻、操作技术改进、节能降耗提质……看似细微的变化,如涓流汇海,在一季度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近200万元。“每个改善建议都会进行专项评估。”李根文指出,企业建立的“提案-实施-奖励”闭环机制,使得车间走廊的“金点子”创出大效益。
此外,达州钢铁还在废旧物资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废旧物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过程中的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废旧物资得到有效利用。譬如:炼铁厂对下线的同型号废旧减速器进行拆解,选择可用的大齿和二级齿轴,更换轴承拼装为一台可用减速器,让废旧设备重获新生。
据统计,一季度达州钢铁让售废旧物资4273.92吨,创效超200万元。“通过对二次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这也符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物流储运中心主任刘海林说。
现如今,经过两年多时间建设和连续几月的热负荷试车阶段,达州钢铁新厂区已具备生产条件。未来,达州钢铁将紧抓住时代机遇,以搬迁升级为契机,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以实业实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苗蓝丹 秦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