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去过淮安淮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你定会对那山一般的钢渣堆场记忆深刻,也定会对那恶劣的工作环境叹息不已。作为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淮鑫主要负责淮钢主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渣及固废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曾经的淮鑫不仅“其貌不扬”,还灰尘满天,简直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也是市、区环保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但现如今,你再去淮鑫看看!
对于淮鑫的关注,缘于其在6S推进过程中的完美“逆袭”。自2016年7月公司推行6S工作以来,很长时间里淮鑫都是“垫底”的那个部门,尽管指导老师一再提点,推进办多次帮扶,但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氛围中,淮鑫始终如“扶不起的阿斗”一般,牢牢占据着“老幺”的位置。这种情况,直到2019年6月领导班子调整才有所改观。于是,渐渐地,淮鑫开始以另一种“面目”展示在淮钢人面前,生产指标连创佳绩,厂区环境明亮整洁,创新改善蔚然成风……淮鑫人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花园工厂”,已然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那么,这个“奇迹”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一个春日的早晨,笔者再一次来到淮鑫,想要探寻那背后的故事。
转换角色 勇挑重担
2019年6月,1974年出生的徐磊从炼铁厂生产安全科副科长调任淮鑫公司副经理,主持工作。最初的那一段时间里,徐磊的心是“慌”的。毕竟,以前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只要“执行”,只要“领导指哪打哪”就万事大吉了。可现在,是“一家之主”了,得谋划,得统筹,得合理配置,再不能只盯着眼前的那一小块天地了。尽管“角色”转换的难度很大,但四十出头的徐磊硬是凭着在炼铁练就的“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顺利完成了自身的“涅槃”。
那一段时间里,他来得最早,走得最迟,几乎就没有在晚上十点前回过家。熟悉情况,了解问题,制订对策;学习,消化,吸收,提升。新铺的道路上,他顶着烈日,与工友们一道清理着车辆转弯时的抛洒物;厂区的角角落落里,他身先士卒,带头清理沉积多年的“老垢”;面对山一样的堆场,他更是科学决策,精细管理,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在他的带领下,在整个班子的通力合作下,淮鑫终于走上了“正轨”,一切都在慢慢变好,从基础管理到生产组织,再到产品质量、效率效益。
创新思维 提质增效
初到淮鑫时,徐磊有严重的过敏现象,腿上是一片又一片的红色疹子,又疼又痒。看了医生,说是与工作环境有关,与堆场上的各种钢渣、各种还原渣、还原灰有关。想要清除这个“过敏源”,不说普通职工了,便是领导班子也觉得困难重重。但是扎根高炉二十二年“见多识广”的徐磊,硬是与露天的这个“毒瘤”杠上了。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一排排厂房建起来了,部分物料顺利入库作业。与此同时,他通过强化沟通,抓紧发货,加大物料外销力度。为积极推进厂区冷钢的消化进度,冷钢处理生产线由12 小时生产制改为24 小时生产制;发货模式也由原来的周一至周五白班发货调整为中夜班、周六周日连续发货。
针对工业垃圾的环保要求,淮鑫公司创新思维,不予处理直接对外销售,同时严格进厂工业垃圾的分类管控,最大化“磁选”,实现工业垃圾增效近600 万元,硬是从垃圾里淘出了“金坨子”。
今年春节期间,公司要求淮鑫渣冷钢每日保供350吨。在强化生产与设备管理,确保高效顺行的同时,淮鑫公司围绕节日期间的装货和运输工作,另辟蹊径,解决了“装车”问题,日供渣冷钢近400吨,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实现首月“开门红”。2 月份,淮鑫公司渣冷钢月供量12638.68 吨,再次刷新纪录,实现“三连破”。
“今日事今日毕”,管理工作上如此,钢渣的处理亦是如此,快速处理,快速发运,杜绝积压。淮鑫人就这样一路奔跑,终让那个山一样的堆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瘦”,积压了十几年的水洗渣、混合灰也几乎消耗殆尽。虽然距离最终的“胜利”还有一段距离,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淮鑫终会迎来不一样的春天。
科学施策 严格管理
走在淮鑫,你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变化。不说那山一样高的堆场日益“消瘦”,便是那道路、绿化、宣传橱窗似乎也是“日新月异”。
今年以来,为加快适应公司发展步伐,高效提升各项管理工作,淮鑫公司以“四化”管理为发力点,积极推进大环境治理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四化”,即洁化、绿化、亮化、文化。洁化,即清洁化生产;绿化,即绿色植被点缀,不能绿化的区域全部用钢渣覆盖整平,无遗漏、无死角;亮化,即保证现场照明的同时,做到窗明几净;文化,即全力提升员工素养,通过宣传企业文化,弘扬正能量,引导职工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推行“四化”工作以来,淮鑫的发展步伐更快了,“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的道理再次得到了坚实的印证。
除了颇有新意的“四化”目标,淮鑫的领导班子还有个特别的“五步工作法”,即现场、思考、布置、检查、评价。解决问题在现场,领导干部首先要深入现场,深入现场了还要能看到问题,有想法、有布置,还要及时检查、及时评价,做到赏罚分明。
淮鑫大门外有个制卡室,来往物流车辆频繁,吸游烟现象极为普遍,烟头、白色垃圾随手乱扔现象比比皆是。虽多次要求,却收效甚微。鉴于此,淮鑫拿出了“杀手锏”,对捡拾到的75个烟头,按照每个烟头100元对三个物流单位进行了严格考核。至此,再无乱扔烟头现象。不仅如此,完善的“监控”系统更是让厂区内来往的运输车辆、行人愈发“循规蹈矩”,超速、抛洒现象少之又少,车辆冲洗也是到位执行。
近日,6S推行办在淮鑫组织了一次观摩活动,除了厂容厂貌的“大变脸”,现场的规范管理、创新实践基地的独特新颖均让来访者印象深刻。淮鑫变了,是所有人最直观的感受。
以人为本 提升效率
在徐磊看来,管理更多的是要做好人的工作。基于此,他不仅眼里有职工,心里更有职工。淮鑫现有职工63人,对于一个大厂来说,这甚至不到一个班组的人数。尽管如此,但徐磊从未轻视过自己的这份工作,而是尽量伏下身子,始终站在职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初到淮鑫,徐磊就宣布了一条“新规”—正常情况下,不允许职工加班,该放假就放假,该休息就休息。原因是有的职工加班并非“工作必须”,而是通过加班来“增收”,这样不加班的职工工资自然就低了,长此以往,大家都来“加班”,即使没有多少工作量也来“耗着”。
收入并没有增加,时间还都耗在厂里。嘴上不说,但职工的心里是有怨言的,对待工作自然是能混则混。现在“新规”来了,不用加班了,工资还比以前多了,职工是打心眼里高兴,工作积极性大大增加,干劲足了,工作效率也是大大提升。
棒磨生产现场,噪音较大,无法忍受的职工从不多的工资里挤出几百元自购“防护用品”。闻此,徐磊不是去追责,而是首先自责。在他看来,不关心职工的领导就是不称职的领导。在他的努力下,淮鑫的职工顺利享受到了公司的“特殊劳保”。
对于徐磊,他的“黄金搭档”黄飞最有发言权。“徐经理很有自己的管理思路,很多事情都是他带着大伙儿一起干。跟着他,参与、见证淮鑫的每一点变化,大伙儿都深感自豪。”
对于未来,淮鑫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信念”,那就是不仅要把淮鑫建成花园式工厂,还要建成“魅力工厂”,成为淮钢乃至整个工业园区的“名片”。尽管,距离那一天,淮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淮鑫已然让我们惊喜连连,相信不久的将来淮鑫定会“化茧成蝶”,梦想成真。(齐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