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晓曦
今年初以来,鞍钢集团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全力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完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强化契约化管理,通过多项举措实现“科改示范行动”提速,取得显著效果。截至10月份,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4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0.53%;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化值同比增长29.63%;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3.67%;管理人员末等调整退出率达15.38%;因考核进赋能中心的人员比例达6.83%。
创新“双70”考核评价模式,树立指标共担意识。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瞄准“契约科学合理性、目标挑战性和刚性执行”,复盘研究去年设定的员工岗位考核指标,对在考核过程中计算方式不清晰、考核目标不明确的、员工提出异议的地方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对各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并将项目边际、自主完成率、劳动生产率、专利等关键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岗位责任书中,压实各层级岗位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还根据综合考评方案,按照“双70”方式开展考评工作,即当年考核结果占总分的70%,上年度考核结果占30%;岗位绩效考核责任书得分占70%,多维度评价占30%。
突破能上能下壁垒,强化干部履职担当意识。为进一步打破中层干部舒适圈,提供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舞台,今年初以来,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对中层管理岗、技术岗、业务岗三职群,以及主任师、主管师及区域师等不同层级分别开展考评,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管理岗多维度排名,考核总分排名后10%者退出管理岗。由此而出现的空岗则面向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全体员工进行招聘,以“实考核”“真退出”,激发争先“原动力”,触发了在岗干部的危机意识,给其他员工创造了晋升渠道,实现了岗位的契约化管理。
“升降级+复活赛”竞聘模式,树立员工竞争意识。结合员工业绩考核及评价,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在对各层级排名后10%的员工安排退出的同时,创新实施“升降级+复活赛”竞聘模式,即退出原岗位的技术和业务序列员工,可以报名参加原岗位的竞聘,竞聘成绩排名第一的可以重新上岗。在这一竞聘模式下,该公司员工踊跃报名参加竞聘,今年初以来共开展了主任师级、主管师级8个岗位的公开竞聘,其中有6人成功“复活”,2人落聘到下一层级,同时又有2名下一层级员工成功晋级,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学技术、出成果、做项目的热情。
构建多样化薪酬绩效评价体系,形成差异化分配模式。入围“科改示范企业”以来,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不断探索薪酬分配模式,旨在更有效、更精准地激励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立新功,结合公司战略针对不同群体分别建立了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分享、揭榜挂帅、军令状等激励模式,设置挑战、奋斗、底线多种指标,分别与薪酬、职位挂钩。此外,该公司的考核还与干部指标完成情况和员工的实际工作量、创效情况挂钩,进行差异化分配。2023年,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实现管理人员收入差距达1.7倍,浮动工资占比达83.6%,同部门员工收入差距达5.9倍。
科改力度持续加大,步伐不断加快,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实现新跃升。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各项指标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员工学习工作干劲十足,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大赛,科技创新力度大幅度提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5G无人行车网关设备”省级项目获得辽宁省专项资金补贴100万元,2项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获批。员工自9月份起正式工作的本钢信息自动化公司(沈阳)研发院,截止到目前也已参与5项国家标准制定,实现专利成果转化1.47亿元。
《中国冶金报》(2023年12月12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