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初以来,中国宝武马钢炼铁总厂深入推进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思想观念转变,自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积极营造“算细账、降成本,促经营发展”的氛围,以坚持“生产稳定、作业率提升、提标降耗”是向效益型转变基础的理念,通过创新举措,抓住算账经营关键点,为高炉输送优质原料,保持与高炉高效稳定运行、联动降本,实现铁水成本最优。其中,马钢炼铁总厂烧结二分厂“1123”新举措的表现最为突出。
实施“一机一策”。面对生产新格局,该分厂参照总厂经营计划,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把控生产节奏,分别根据3台机特点,综合平衡检修、槽位,优化组产模式、制订组产预案,对固耗、电耗、发电指标等处于劣势的B机作为优先停机组,同时对3台机的布料模式、铺底料厚度进行改良。
紧扣“两个抓手”。该分厂以“稳定生产过程”为抓手制订操作方针,确保适宜的机速、工艺操作参数和料层压入量等。在生产过程中,该分厂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保证烧结过程水、炭匹配;坚持厚料层操作、烧透筛净,杜绝出现生料和大的质量波动,以成品矿质量指标的提高来降低烧结返矿量,提高有效产量,为高炉提供优质原料。该分厂技术人员、高操每日跟踪烧结过程,对机速、废气温度、烧结终点、压入量等提出明确指导要求。此外,该分厂还以“设备稳定运行”为抓手,落实点巡检和三方联合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处理隐患;坚持周修日修项目的命中率、达标率,备件坚持“能修必修”的原则,多措并举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引导干部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推动小改小革”“二次利用”“创新创效,最大限度控制成本;摸索建立“体检机制”,用数据、打分去量化环冷机的安全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
推行“三个切入点”。该分厂以小改小革、创新创效,避峰就谷算细账、节电降耗创效益,“精益活动”、固废循环利用3个方面为切入点,各作业区通过持续开展小技小改、金点子等活动,引导并鼓励员工积极融入创新元素,不断追求低成本、高品质;开展降本增效,节能降耗专题攻关;通过“精益日”活动、回收二次利用固废等,倡导“节约光荣”的企业文化,弘扬节约的传统美德,全流程、全方位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该分厂“1123”新举措的实施,很好地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团队整体优势,挖掘了降本增效潜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月-6月份,该分厂烧结矿碱度稳定率(R±0.05)由去年的平均值81.13%上升到83.60%;月均节约电费18.2万元以上。 (杨永强 程军)
《中国冶金报》(2024年07月09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