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深入贯彻落实“质量”“效率”双提升工作要求,以“全员创新、全链提质”为目标,通过QC小组活动、职工合理化建议、青工创新创效的体系化管理升级,推动质量管理从“问题应对”向“价值创造”跃迁,驱动质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以“QC小组活动”为载体,打通质量管理最后一公里。该单位建立“选题立项-过程辅导-成果评审-推广转化”全流程管理机制,实施过程跟踪、数据监测、效益分析可视化管理,并设立“降本增效"“效率提升”等6大主题,引导QC小组选题精准对接生产痛点,灵活运用鱼骨图、排列图等质量管理工具,深入分析潜在的质量问题,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方法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破解质量提升关键点。今年以来累计注册QC课题41项,实现工艺改进28项,攻克技术难题13项,关键质量指标同比提升12%。
以“合理化建议”为载体,建立常态化的提案征集机制。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将质量意识融入生产每个环节,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从源头降低质量风险。 “一种防冻耦合剂的研究与应用”合理化建议,将乙二醇防冻液作为抗冻基质,配合聚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能让耦合剂在低温下维持胶体稳定性,可以在-25℃的恶劣环境下,实现清晰稳定的超声波探伤信号。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攻克了低温环境无损检测耦合剂结冰这一行业难题,探伤效率提升60%,避免了527吨材料损失。
以“青工创新创效”为载体,搭建创新创效平台。通过“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竞赛鼓励青年员工发挥思维活跃、敢于突破的特质,激发青工创新热情。从生产线的点滴改进到工艺技术的前瞻探索,从岗位技术攻关到流程的提质优化,这群青年“质量守门人”用智慧和汗水不断突破边界,让“小改进”转化“大效益”。一线攻坚从“微创新”到“深变革”,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一大批青工创新创效成果脱颖而出,其中“荧光光谱仪测定除尘灰中锌含量的研究与应用”被评为集团“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这些优秀创效成果快速落地并转化,实现了降本增效与品质升级的双赢。(赵兰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