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收官,宝武集团中南股份轧材厂棒三线交出一份亮眼的设备管理答卷,全月设备故障时间仅0.72小时!不仅打破了今年的纪录,设备故障率比去年月均下降了90.29%。这个跨越式的突破背后,藏着全体员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实干密码,更离不开“抢时间、强协作、精运维”的多重发力。
抢时间:小隐患“见缝插针”化解
“不耽搁每一分钟”在这里不是口号,是融入日常的行为准则。岗位员工点检时发现的导卫磨损、螺丝松动等小隐患,从不等集中检修,而是盯着工艺间隙、检修空当“见缝插针”处理。换个导卫、紧紧螺丝,这些“小动作”攒在一起,就把可能的停机化解于无形。精整区域的问题更是“随发现随处理”,绝不拖延,用“抢时间”的态度守住生产连续性的第一道防线。
强协作:新老搭配“在线排雷”
一支技术过硬、协作紧密的队伍,是故障控制的 “硬核支撑”。棒三线充分发挥关键岗位人员的技能优势和判断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并实践小故障在线处理模式。这使他们成功避开了多次因小问题而单独申请停机的可能,将故障对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9月。粗轧岗位一名新兵在点检时,发现8#轧机进口导轮处有零星火花,因经验尚浅、判断不准,准备立即叫停检查。轧机组老将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问题点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火花是轧件表面残留氧化铁皮摩擦所致。他随即用一根打包线巧妙地将铁皮勾除,问题瞬间解决。这场新老配合的在线“排雷”,不仅避免了一次因误判可能导致的生产中断,更成为一堂生动的现场教学课,将故障影响降至最低。
精运维:“精益求精”筑牢设备根基
在生产与维护的每一个环节,棒三线都把“精细”做到极致。生产节奏上,通过合理利用两区分钢,为生产线装了“缓冲阀”,彻底解决了堵钢被迫叫停的难题;日常维护中,该加油的部位绝不“干运行”,该紧固的螺丝绝不留隐患,用扎实的基础工作保障设备稳定。正是这份对细节的“精益求精”,让设备运行的“根基”越来越稳,故障率自然大幅下降。
设备故障率的显著下降,是棒三线全体员工拼出来的成果。如今,四季度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支既能攻坚克难、又善精细管理的队伍,正以刷新纪录的姿态,向着年度目标全力冲刺,用实干诠释棒“无限可能”。(王少玲 李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