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马薇
“咱们现在必须全力降本增效,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决不允许浪费每一立方米气。”春节过后,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设备能源部能源管理负责人周袁杰不断将保供和降本思路传达给每一名团队成员,并带领大家积极投入到各能源生产线开启新一轮的检查工作。
工序优化控成本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设备能源部刚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坚持以能源绩效参数辨识和生产线能源对标为着力点,强化各生产线工序用能过程精益管控,围绕改造攻关和工艺优化两条主线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此道工序并非连续进行,能源却在一直消耗着。”周袁杰在生产现场发现热坯经过氮气吹扫除鳞离开后,气源仍处于开启状态。“节约1立方米氮气就相当于节省0.3元,怎样才能在实际可操作的前提下实现能源最大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周袁杰心想。经过思考后,他立即组建攻关小组,汲取多方意见和建议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在充分考虑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决定在现场新增电动阀,连锁轧机前热检信号,实现热坯到位后自动开阀吹扫除鳞,热坯走后自动关闭氮气阀门,并设定断电保持延时15秒,以保证热坯在限定时间内顺利通过。他们经过6天的探索实践,实现节约氮气量400立方米/小时。
技术攻关降费用
“当前,各类能源利用紧张,为保证生产生活需求,我们启动了电锅炉节电优化项目,在实现防冻保暖目标的同时,降低用电成本30余万元/月。”谈到破解棘手难题,周袁杰和攻坚团队信心满满。
电锅炉在投运初期按照额定功率运行,设备偶尔发生故障就会造成电能浪费。为降低成本,周袁杰带领团队前往现场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记录各项运行参数。“根据气温条件,要控制好电锅炉压力区间和范围。”“电锅炉所带负荷,白天和晚上必须有所区别。”周袁杰将每项问题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带领团队逐个击破。
由于负荷调整,电锅炉运行功率有所降低,避免了全天候满负荷运行,降低了电锅炉的故障率,使电锅炉能够稳定运行。该项目实施后,在满足采暖保温要求的基础上,月可实现降低电耗170万千瓦时。
“技术攻关很辛苦,但我却乐在其中。”周袁杰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与团队制订的关于冬季两座电炉不同能源模式下制氧机低成本运行方案,梳理出14个可由氮气切换至压缩空气的用户点,分阶段组织其氮气、压缩空气的平衡优化工作,随着氮气消耗量的逐步降低,同步切换制氧机运行模式,目前只运行1台制氧机即可满足生产需求,月可节约电费300万元。
《中国冶金报》(2024年03月21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