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份,经过工艺调整,大河金属衡板包装印铁事业部烘房燃气消耗同比降低了2.31%。3月1日一大早,该部技术专家胡体兵就赶到印刷2号线烘房机的尾处。他仔细查看着烘房温度曲线、燃气消耗记录。通过产品对比、与职工交谈,得知工艺调整后的烘房产品质量未受影响,胡体兵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烘干是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和后续处理。烘房烘干是确保油墨干燥均匀、牢固的重要手段。然而,进入烘房后,铁皮受不同区间温度影响,极易出现图案颜色变黄问题,造成质量事故。此外,烘房天然气消耗量大,生产成本高也是一个重大难题。
为进一步加强成本管控,深挖成本潜力,胡体兵主动请缨,组织产线技术骨干成立“优化烘房曲线、降低能源消耗”攻关组,与印刷行业内先进企业和印铁工艺优秀同行进行对标分析,深入了解他们所采用的先进节能技术,特别是涂层烘干和油墨固化实践案例。结合该部自身实际情况,攻关组逐步微调烘房各区间温度,最终确定了适合当前生产条件的最优方案。
“在烘房各工作区间,温度差异直接影响油墨涂料的水分蒸发效果,决定铁皮表面是否会黄变。因此,根据铁皮表面油墨层厚度,优化各区间温度设置,不仅显著降低了黄变概率,有效保障产品质量,还促进了生产成本降低。”胡体兵介绍说。
该攻关组开展了详细的烘烤试验。根据具体订单情况,调整烘房各工作区温度,并逐一跟踪每包成品的涂印质量。经过多次试验和数据分析,该攻关组确定了不同类型产品的最佳温度方案。这些方案被系统地归纳到日常生产数据中,并编制成操作手册。为确保优化方案得到有效执行,该攻关组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详细讲解了如何调整烘房温度。同时,该事业部还要求品质管理人员全程跟踪生产过程,及时记录和反馈应用效果,确保生产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此次技术攻关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刘玉红 户曙明)
《中国冶金报》(2025年03月20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