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2日—26日,河钢集团邯钢新区吨钢外购能源费用连续保持负值。今年初以来,邯钢新区采取了提升发电机组运行效率、落实“避峰就谷”用电制度、降低工序能耗、优化阶梯用水制度等措施,第1季度外购能源费用降至吨钢7.78元,环比降低21.26元。
邯钢新区持续优化发电机组运行,增强煤气、余热回收能力,提高自发电量。在高炉余压发电方面,邯钢新区TRT(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与高炉工序联动,在保证高炉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调整顶压偏差和机组静叶力,使高压、高温煤气尽可能通过透平机,提升发电量。第1季度TRT机组日均发电量同比提升4万千瓦时,超该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在烧结余热发电方面,邯钢新区推进烧结余热高效利用,在保证烧结矿温度的前提下,将烟气温度升至400℃以上;优化改造循环风机,通过动平衡消除设备振动影响,使设备满负荷运行,大幅度提高抽烟量,提升烧结余热锅炉运行效率。第1季度,烧结余热日均发电量同比提升20万千瓦时。在煤气发电方面,邯钢新区合理调配煤气资源,做到提前预判、精准调整,最大程度地保证2套煤气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转,实现了发电效益最大化,日均发电量达到470万千瓦时。
在优化生产系统运行方面,邯钢新区继续优化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同步电机无功补偿作用,将功率因数提至0.95以上,第1季度累计降低用电成本106.16万元;持续优化各产线生产、检修组织方式,减少用电设备空转,采取节电及“避峰就谷”措施,第1季度累计降低用电成本286万元。
邯钢新区优化阶梯用水制度,实施优水优用、分级供水。通过改造厂区供水管网,邯钢新区炼钢厂、薄板厂等单位浊环系统改用中水,脱盐水站也全部配用中水;提高循环水系统浓缩倍数,将其控制在3~3.5,减少系统排污量和置换水量,降低水耗;持续检查各单位排水、回水情况,做到应收尽收。第1季度,邯钢新区吨钢新水耗量环比减少0.16立方米。
长期以来,邯钢高度重视绿色低碳生产工作和能源高效利用工作,2024年获“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称号。2024年,邯钢本部实施了烧结烟气CO深度治理等环保治理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邯钢新区实施了20余项“极致能效”推广技术、30余项先进节能减排治理技术,并获得了2024年“河北省绿色工厂”称号。 (宋超 杨航 胡雷周)
《中国冶金报》(2025年04月24日 06版六版)